婚礼“全家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汤桂平
5月11日,雨过天晴,鉴湖街道坡塘村云松茶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围观。没有奢华的迎亲车队,没有山珍海味的宴席,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新郎的手迈步茶园,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一同走向幸福彼岸。
这场低碳环保的新式婚礼,是坡塘村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倡导移风易俗的一个生动缩影。这背后是乡村振兴路上和美乡村建设结出的“文明新风尚”硕果。
村民观看茶园婚礼“开洋荤”
绿色的茶园,白色的桌布和椅套,配上绿白相间的绿植和装饰物,5月11日下午,坡塘村云松茶园举行了一场简单自然又不失仪式感的西式户外婚礼,这场别出心裁的婚礼,为村民们开了一次洋“婚”。“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头一次在家门口看到这样别致的婚礼!”村民沈菊英一边津津有味地观看婚礼,一边还打趣地说,“以后女儿的婚礼也可以这样办呢!”
新郎罗涛是本村村民,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90后小年轻。从场地选择,到舞台布置、背景音乐设计、流程安排,都是自己一手操办。“我从去年年初就开始策划了。”罗涛说,2020年疫情后,朋友圈热衷于拥抱大自然,大家都比较喜欢露营、爬山等户外活动,他也向往着办一场户外婚礼。这几年,坡塘云松自然村“未来乡村”成功创建,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村子,到茶园打卡,这让罗涛有了把婚礼设在茶园的想法。
“乡野茶山,茶园为底,天空为媒,我觉得终身难忘,特别浪漫。”罗涛说,在城市里很多新人都在酒店包场办婚礼,价格昂贵不说,还缺少新意。在本村茶园举办婚礼,一来作为他的出生地特别有意义,二来可以借用茶园的自然禀赋为婚礼增光添彩,而且经济实惠。他把想法和家里人一说,大家都特别赞成。
“这里音响设备、硬件设施齐全,再请婚庆团队布置一下场地,比酒店洋气多了!”罗涛的姑姑罗叶萍几乎一下午都在拍视频发朋友圈。她说,侄子的这场“云上婚礼”不仅吸引了亲朋好友前来,也让不少村民赞不绝口,大家都说“开了洋荤”。大家朋友圈一转,没想到刷屏了。
为了参加这场婚礼,罗涛的加拿大朋友还特意打飞的来到了云松村。尽管西式户外婚礼在国外很流行,但这位外国朋友还是被深深吸引。“他拍了很多照片回去,见惯了草坪婚礼,他觉得茶园婚礼很新奇!”罗涛说。
乡村振兴带动文明新风尚
为了这场婚礼,早一个月前,罗涛的父亲便找到了村党委书记罗国海商量借场地事宜。茶园边上的“云上舞台”,原先只是一片荒坡杂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坡塘村对此微改造精提升,添设了舞台和广场。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处可容纳近300人的网红打卡地,也是承办各界活动的“香饽饽”。“享‘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我们的茶园喜事多多,一年举行好几十场活动。”罗国海说,罗涛的父亲提前预约的原因,就怕婚期到了场地却被别人用了,影响婚礼进程。
乡村振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实现文明乡风。“以后,除了茶园婚礼,也可以举办露营婚礼。”当天,罗国海不仅亲自去观摩,还特意让村里的露营基地负责人观看了“直播”,增加运营经验,产生设计灵感。罗国海说,现在乡村青年越来越崇尚乡村“土”婚礼,他们往往更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坡塘云松村尽管没有文化礼堂、家宴中心,但露营基地、云上舞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露天办婚礼,照样可以办得很时尚,不用花大钱,还能全民参与。”
罗国海说,这两年,村庄变美了,村民文明意识更强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逐渐改变,简约之风越吹越盛。这两天,村里正忙着张罗“乡村博物馆”老物件征集,村民们纷纷尽其所能,捐出了家里珍藏的“古董宝贝”,积极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