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昌县沃洲镇黄坛村村民徐相富一直在村里的白术基地忙碌。“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高兴啊!”64岁的老徐乐呵呵地说,在基地干活一天能挣工资200元,今年以来他已经在基地工作了60多天,已拿了1万多元工资。
项目进村,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去年,考虑到长诏水库库区周边村的发展特点,沃洲镇引进中裕道地药材项目,在黄坛村流转175亩土地建起了中药基地,为库区周边村村民提供了60多个岗位,现100亩白术已经种下,预计每年亩均产出可达四五万元。今年下半年,剩下的土地将种下黄精,未来还将依托药材基地发展研学游等生态经济。
黄坛村中药材基地的建立是沃洲镇片区化推动“挂单奔中”工作的一个缩影。拥有钦寸水库、长诏水库两大库区资源的沃洲镇,在乡村发展产业中面临众多制约,如何谋划低收入家庭“挂单奔中”增收渠道,十分考验当地党委政府的智慧。
“我们将24个村分为4个片区,积极探索‘项目进村、企业联村、农产出村’共富新模式。”沃洲镇党委书记李芳介绍,比如在企业集聚的园区村主要依托共富示范带打造,提升功能配套,收集多余房源用于出租,增加农户收入。在集镇周边村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打造网红稻田。在库区村,则尝试和企业联建“爱心农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出村”渠道。
在龙皇堂村的“U型枕”来料加工共富工坊,20多名妇女正在加工、包装“U型枕”。据了解,这是该村党总支书记许道建发挥乡贤作用引进的来料加工项目,目前每个月有5万只“U型枕”的业务量。手工活简单,时间上更自由,手脚快的村民一天可以挣100多元。
今年以来,该镇深入实施“村村有工坊”行动,已建起13个共富工坊。未来,该镇计划以龙皇堂村为核心,通过辐射延伸、连线成片、带动沿线、串联全域,为其他库区村的村民搭建起“U型枕”来料加工的“流动市场”,培育“扩中提低”最有效、最直接的增长点。
同时,沃洲镇积极发挥企业集聚优势,建立企业化帮扶机制。一方面,成立了由沃洲镇、沃洲商会和企业等共同认领的沃洲镇低收入农户“挂单奔中”共富基金,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企业用工资源,通过“零工市场”及时向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信息推送、岗位推荐。
此外,沃洲镇还推行创新化致富,探索光伏发电、电商帮扶等新型帮扶举措。沃洲镇党委副书记郑永亮表示,将深化“强基村富,碧水金山”党建联建,积极精准推进低收入家庭“挂单奔中”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村民的个人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