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绍兴晚报编辑部、越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开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调查行动,志愿者跟着专家进山林、识昆虫、探“家底”
调查队员在展示昆虫采集的方法和工具。
调查队员和志愿者给昆虫设陷阱。
勺嘴鹬
丽水树蛙
血红密孔菌
大花无柱兰
山林、河流、平原、湖泊、湿地,构成了绍兴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在绍兴,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种?生态环境专家又是如何发现和研究它们的?5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绍兴晚报编辑部、越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开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调查行动,由专家带着读者一起进山林寻找答案。
记者 胡安娜 文 黄霄 摄
(部分图片由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调查队都是
如何采集昆虫的?
经过前期报名征集,参与此次调查行动的志愿者共10余人,包括热心绿色公益、热爱爬山的中老年读者,爱好自然摄影的绍兴大学生,来自本地高校的生物学专家以及一些热爱动植物、关注自然教育的年轻人等等。
当天上午9点,调查队成员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炉峰片区停车场附近集合后出发。大家跟随越城区生物多样性昆虫调查队队员的脚步,一同走进野外丰富而迷人的生物世界。
春夏之交,阳光明媚,看着蜂飞蝶舞,听着鸟叫虫鸣,志愿者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在专家的带领下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大家知道采集昆虫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吗?”在山脚一处较为空旷、平坦的场地,徐可定从背包里掏出调查工具一一展示,“首先是样线法,调查队员在调查样地内沿选定的一条路线,使用扫网采集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的昆虫。一会大家都会用到这个方法。”听着介绍,手持捕网的志愿者们跃跃欲试。
另一边,两名调查队员又拉开一块白布,大家好奇围观。“我们利用昆虫的假死特点,突然震击寄主植物,使其落入网中或白布单等工具内,从而采集昆虫。这是振落法。”徐可定现场演示说。
“还有一种常用的采集方法叫诱集。这是诱集用的马氏网。”调查队员请志愿者一起帮忙撑开一张类似蚊帐的网,其底部垂直面为黑色网,上部为白色网。“马氏网固定放在采集点,当昆虫飞行时,会被垂直面网截住,依据昆虫有向上爬行或趋光的特性,最后收集于顶部的收集筒中(收集筒需加诱捕药剂或酒精)。”徐可定说,通常一个月后调查队员会来收网,“我们还会通过设置陷阱采集地表昆虫。到了晚上,还可以采用灯光诱集法……”
作者:记者 胡安娜 文 黄霄 摄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