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家长向我求助同一类问题:
孩子遭遇了一些挫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成绩下滑严重,有些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还有一些是受到老师或者父母的批评。
这些遭遇挫折的孩子,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逃避:
向家长提出,再也不去上学了,比如下面这位:
管见老师,今天我孩子心情不好,被他爸爸说了几句,躺在床上没有去上学,今年初三了,我心里急,又没有办法,想请教老师有方法吗?
还有一位家长告诉我,为了劝只有15岁的孩子重新去上学,她给孩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结果孩子就回了六个字:
为什么要逼我?
孩子们脆弱的玻璃心,让家长们忧心如焚。
玻璃心一旦养成,一辈子都有副作用。
关于孩子因心理承受差而走极端的新闻,这些年大家看到过不少,悲剧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低,也就是逆商不高。
如果说智商决定学习能力,情商决定人际沟通,但如果逆商低下,那就不可能走得很远,甚至在起跑线上就会倒下。
所谓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也称为挫折商和逆境商,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通常认为,逆商对一个人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
面对逆境,如果选择放弃,不仅意味着选择了失败,还会在未来陷入更大的困境。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培养面对逆境时的承受能力,很有必要。
01
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如果你的孩子,只能接受幸福,不能承受痛苦,那么问题将是很严重的。
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如何让孩子走向成功,却很少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于是,孩子们会因为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听到老师的一两句批评,便感觉自己一钱不值。
所以,适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
02
逆商要从小培养
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呢?
有一位妈妈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她的孩子2岁半:
老师,今天我老公给他爸爸去买蛋糕,我儿子和我在车上等,儿子一看爸爸不在车上,马上就问爸爸去哪里了,一定要一起去买蛋糕,后来蛋糕他爸买来了,我儿子就一个劲的要喊他也要去,一定要把现在买的那个蛋糕给扔掉,这种现象我怎么纠正他?
让孩子体验挫折,应该在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所以我的建议是,关于买蛋糕这件事,绝对不能让孩子做到。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时,结果可能是痛哭一番,最多就是在地上打滚,不会有其它的反抗,到最后他只能乖乖地服从命令,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会体会到什么叫无能为力。
这样的经历多了,他慢慢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不可能让他为所欲为,爸爸妈妈即使再爱他,也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他慢慢也会明白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哪些要求以后再也不必提。
最后孩子会彻底明白,从任性到克制,这叫做成长。
如果大人不让小孩从小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从小一味满足他,那么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你就很难对他说“不”了,因为此时的反抗,他不会再用打滚撒泼那一套,而是不上学、离家出走,甚至跳楼……
一旦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威胁父母,试问,又有几个父母吃得消硬扛?
所以,从孩子开始会表达起,父母就要学会说“不”的技巧。
(内容来源:管见参考)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