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凭借一段返场演出的转圈视频,将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转”上了各大短视频平台热搜,也让这部新国风环境式越剧备受瞩目。据统计,该剧80%的现场观众之前从未观看过越剧,每场更有七成观众为20到40岁的年轻人。而今年春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开启了全国巡演,现场反响热烈,场场爆满,“泼天的富贵”摆在了百年越剧面前。对此,我们更应静心思考越剧今后之路走向。
越剧“火出圈”,靠什么?
是青春颜值,更是实力担当。一批年轻越剧人全身心沉浸于越剧创编,打造了《新龙门客栈》《苏秦》《陈三两》等剧目,通过年轻人演给年轻人看的方式,将传统戏曲元素与流行时尚完美结合,打造了柔中带刚的“女小生”形象,营造了沉浸式看戏氛围,彰显了年轻越剧人对作品创编、表演及现场把控能力,迎合了“Z世代”审美潮流。
是个人努力,更是机制培养。越剧“火出圈”离不开演员本人在练功房流淌的汗水和经历的伤痛。正如新晋“顶流”陈丽君所说,越剧是她第一位恋人,练功房是她的闺房。同时,剧团的人才培育机制也催生了越剧发展“风景这边独好”。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不仅在年轻演员的培养上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对年轻演员参加综艺节目给予支持,愿意给年轻人一些时间去接触外界的东西,因为“视野广了对越剧的舞台表演来说会有一定帮助,这种经历也是一种学习”。
是在越剧之内,更在越剧之外。近年国内文化业态呈如火如荼兴盛态势,越剧正是借此实现了“借梯登高”。比如,创排的《新龙门客栈》《苏秦》和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将武侠、历史、文旅等元素深度融入,拓展了越剧欣赏维度,实现了与其他文化业态共生共荣。
越剧“出圈”后,如何持续火?
要加强对演艺人员的关爱,让艺术成就创有所得的戏曲梦想。在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相较流行歌坛和影视界,戏剧界观众较为小众,市场空间较为有限,要把粉丝“流量”沉淀为剧场“留量”面临着更多考验。对此,文艺界要更加关心关爱演艺人员,给其提供才艺展示舞台,保障个人发展空间,培育人才梯队实现“百花齐放”,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实现按贡献取酬。
要注重社会宣传引导,营造一方宁静致远的戏曲天地。戏曲发展,既需要熙熙攘攘的观众,也需要潜心创编的良好环境。只有经过岁月沉淀、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经典,只有自身功力深厚的演员才能在艺术之路上走得远。相关部门要引导社会媒体掌握好宣传导向和尺度,为创作者营造独立搞创作的宁静天地,同时保护好演员个人的生活空间,以真诚的关心和尊重,共同助力百年越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王刚梁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