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和爱人出门上班前,在电梯连廊驻足了一会儿。看着金色、白色的喇叭状细长花朵,忍不住上前轻轻一嗅,赞叹一句:“忍冬花真香啊”。爱人不解,这不是金银花吗?
金银花藤叶冬天里也不凋谢,古人因而把它称为忍冬。它农历三四月开花,长寸许,初开白色,一两天后变成金黄色,黄白相映,又称金银花。
金银花是我儿时就了解的为数不多的花儿。当初家里菜园北面和水塘挨着,取水浇地方便,安全隐患也大。为此,母亲从山里外婆家挖回金银花,让父亲栽在塘埂上。见风长的金银花藤蔓,像一双双绵长的细手,抓着荆棘枝条,将塘埂围了起来。自此,我和弟弟不那么怕水了。
起初,我和弟弟总喜欢透过金银花藤蔓的缝隙,偷看塘中的景象。清晨,水面之上,缕缕烟霭像一个个曼舞的仙女,袅袅娜娜,轻盈飘忽。近岸水中,餐条鱼的小嘴,鲢鱼的大嘴,鲫鱼的圆嘴,鲤鱼的红嘴等都来了,简直是一场鱼嘴的盛会。
一天,见到金银花藤蔓上长出了一簇簇花苞,我和弟弟惊喜之余,忙不迭地飞跑回家去找母亲。正要出门去拔秧的母亲听了弟弟的描述,咯咯地笑道:“不错,你眼睛还真管事。”笨嘴拙舌的我,被弟弟抢了功,挠了挠头,心里嘀咕了一句,“就那么几眼,他怎么能看得那么仔细?”
带着不服气,我又去验证了一下。眼见为实,只能叹服。为了扳回一局,我时常溜进菜园,看上几眼。探到金银花花蕾像小鸡出壳一样,露出了柔柔的银白,我装作不经意地回到家中,坐等向母亲邀功。弟弟见状,狐疑地打量我一眼,抽身就出门了。我心里一惊,要露馅了,赶紧奔向菜园。
隔天早晨,母亲喊上姐姐、弟弟和我一起去摘金银花。在母亲的指导下,我们知道了哪些金银花能摘,哪些不能摘。摘下金银花递给母亲的那一瞬间,我还有点害羞。不过,看到母亲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又是一喜。欢笑声中,母亲说:“够了,够了,留一点花给来塘口洗刷东西的邻居看看。”
回到家中,将金银花分了一点给我们后,母亲拿来筛子,将剩下的摊开,晾了起来。闻着手中带着粉粒的金银花,我陶醉在香气之中。“哇呜,我要把你吃掉!”弟弟的一句话,逗得母亲、姐姐捶腿大笑。顿了顿,母亲对弟弟说:“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再说,你手中的那一点,还不够塞牙缝的。以后摘的金银花都留着,等晾干了,泡水给你们喝,管饱。”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充满了期待。头一回见到母亲泡的金银花茶,我就被它的浓郁香气和明亮色泽吸引了。轻轻抿上一口,便对它苦中带甜的味道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家后,学着养花,我首先选择了金银花。也曾试着用金银花泡茶,但怎么也喝不出当初的味道。又是金银花开时节,故乡菜园塘埂上那葳蕤的金银花,以及藏身其中的鸟窝,都还好吗?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梁华春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