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同时也是高中老师)向我发来如下求助:
“管见老师您好,儿子现在新初一,我自己是高中老师,我想了解并帮助儿子解决每天学习中的问题,可是儿子不愿意我检查他的作业,给他讲解时他也不愿意听,我不知怎么办才好,希望您给点意见。”
我的回答是:“你可以向孩子的老师建议,让老师给孩子讲,作业要让家长检查。”
回答完这位家长的问题后,我在想,这位家长自己作为老师,为什么就没想到向孩子的老师求助呢?我认为,类似这样的家长并不少,除了怕麻烦老师,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根本就没想到向老师求助,其实家校合一,互相配合,才是教育的王道。
通常来讲,老师不怕你有问题,就怕你不求助,反过来,对家长和学生来讲,不怕老师批评你,就怕老师不理你。
如果老师不理你,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
老师如果不理你,就意味着已经从心底里把你放弃,这种被放弃的感觉,孩子和家长是能感受到的,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这样的孩子会在同学中受孤立,最后孩子自己也会放弃自己,不仅书读不好,而且身心健康也会遭受严重影响。
老师不理你,是学生的不幸,是无声的惩罚。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老师之所以严格,不就是希望大家品学兼优吗?
有时候,一条不可动摇的底线,比十句春风化雨的言语更有效。
好的老师未必温柔,他可能很固执,也许让你讨厌,也许时刻约束着你。
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擅长表达爱心,没有一个老师是完美的,有时说话甚至很不好听,史上最伟大的老师---孔子,他就是一个特别严厉的老师。
《论语·公冶长》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子本来很看好弟子宰予,可有一次,宰予大白天不去上课却在睡觉,孔子就说,腐烂的木头是不可雕刻的,粪土一样的墙是抹不平的,对于像宰予这样的人,我还有什么好说的,真的是无语了!
大家看看,孔子的话说得非常严厉,简直把宰予贬得一钱不值。
但关键是,对于老师的批评,宰予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他面对老师“鄙视式一票否决”的批评,不仅没有和老师翻脸,而且虚心接受,用行动加以改变。
在孔子逝世以后,宰予被奉为学生中的“十贤”之一,排名在大名鼎鼎的子贡、曾子、子夏之前。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如果作为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不怕老师批评你,就怕老师不理你!
因为恨铁不成钢,因为对学生有所期待,因为相信学生一定会更优秀,还因为有教育的指标考核,所以才会批评你,才会一直鞭策着你,这样的老师,总是---
手持戒尺、眼中有光!
(内容来源:管见参考)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