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鲁照兴:20年耕耘,荒地变绿海

2024-05-09 13:50

来源:

踏入越城区东湖街道的横河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河边是一片绿色“海洋”,约350亩的土地上,近万棵绿植持续供“氧”,使得横河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这片“绿海”便是绍兴越乔苗木专业合作社东湖苗木基地。

“这批从平水运回来的红花紫薇要趁天气好尽快移种,和高秆桂花套种。去年新种的那片红叶李长势好,枝叶繁茂开始挡光,也要尽快疏解,间隔要在5米以上。”记者到访时,合作社社长鲁照兴正在做今年东湖苗木基地的规划,他牢牢把控着苗木基地的发展方向。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都了如指掌。”一阵寒暄后,鲁照兴带记者逛起了苗木基地。桂花、茶梅、红叶李、鸡爪槭等,整齐地排布着。这些苗木大多用在本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当中。

看着眼前成片的绿,记者心情愉悦。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几乎是一片荒地。

20年前,由于村庄经济不发达,横河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土地抛荒情况较为严重。越乔苗木合作社成立后,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合作社就地招工,缓解了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

实际上,苗木合作社的筹办,只是几位“失地农民”的一次大胆尝试。1995年,稽山街道江口岭村启动拆迁征地,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楼房,但手上没土地,心里“空落落”。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们还能做些什么?这成了时任江口岭村党支部书记鲁照兴时常思考的问题。

2003年,中央三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年,在鲁照兴和姚传兴(原禹陵乡永丰村书记)的带领下,来自江口岭村、永丰村等的7位农民,办起了苗木合作社。

种苗木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本村土地已被征收,合作社先后与东湖街道横河村、平水镇四丰村、富盛镇凤旺村等开展土地流转,办起了苗木种植基地。创业初期人手不足,鲁照兴等人便自己动手种树、修枝,一天工作下来,脸被晒得通红,手上满是水泡,简单清理后第二日还得再投入工作。

苗木行业靠天吃饭,暴雨、干旱、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会导致苗木受损,甚至死亡。2005年夏天,接连两场大台风过境绍兴,疾风骤雨下,基地30%苗木倒伏淹水。看着平日里精心照料的苗木损失惨重,鲁照兴的心仿佛在滴血。

鲁照兴认真总结了这次教训,他认识到问题所在:一方面,沟渠排水能力不足,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判。另一方面,抢救工作不够及时,没有用对方法。

找到症结,鲁照兴立马着手升级排水系统,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近到富阳林科所,远至江西上饶、湖南常德、山东郯城等地,他不辞辛劳拜师取经学技。从门外汉到成功获评园林高工,鲁照兴用了15年时间。

鲁照兴带领下的越乔苗木合作社,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不仅让曾经的荒地变成了绿地,更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本地苗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鲁照兴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今年更是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可阳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