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胃癌在我国较为高发,给公共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新增胃癌患者人数超过100万,而我国就占了将近一半。
冰箱不是万能的,
3类食物不可长期存放
为什么胃癌在中国那么多?有人认为与“冰箱”脱不了关系,这是真的吗?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全球1/5,可胃癌的患病率却占了44%,死亡率逼近50%。
为何胃癌会如此高发呢?因素主要包括:
①遗传因素:如携带CDH1基因突变,一生中发病几率超70%。
②感染因素:如感染HP(幽门螺旋杆菌),提升胃癌风险。
③饮食因素:长期进食高盐食物,营养失衡,缺少蔬果、膳食纤维。
④习惯因素: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其中,②③④是我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因素。比如HP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风险因素之一,据估计,我国的HP感染率约50%,7亿人是携带者。
饮食习惯也是一大诱因,比如长期进食高盐食物,可刺激胃粘膜,增加炎症和患癌风险。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的胃癌相对高发,与当地居民爱吃咸鱼等腌制品有比较大的关系。
但很有趣的一点是,过去欧美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但短短30年(1950-1980年),它的死亡人数却大幅下降50%!究其原因,这得益于冰箱的普及。有了冰箱,人们更倾向吃新鲜食物,减少食用高盐腌制品。
然而,把冰箱当成“万能的保鲜柜”,也是错误的想法。一位网友发帖称,她回老家看望父母时,发现冰箱里堆满了食物,有些已经腐烂,流下一滩霉菌水。
图源网络
这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说明有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用错冰箱了。
实际上,确实有些东西不适合长期放在冰箱保存,比如:
1、主食类
大米、高粱、小麦、花生、玉米、馒头、粮食加工的糕点等。
2、坚果类
核桃、杏仁、巴西坚果、开心果、腰果、花生、瓜子等。
主食类和坚果类食物更容易发霉,不易久放。冰箱杀不死霉菌,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哪怕是冷藏环境,长期下来也会滋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剧毒物,一次过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可致癌。
3、河海鲜
河海鲜储存太久,其中的溶性蛋白质会大量流失,导致营养丢失,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繁殖李斯特菌,入体摄入后可引起腹泻、发烧、中毒、血液和脑组织感染等多种严重后果。
因此,别再为了省钱,再将这些食物长期存放在冰箱啦!
预防胃癌,先学会用冰箱
那么,怎样才能安心地使用冰箱呢?做好这5点。
1、保持冰箱清洁
定期清理冰箱,至少每个月1次。每次存取食物时,及时擦掉食物残渣与污水。
2、食物尽量保持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比如蔬果与肉类食物最好分开存放,不然不仅容易串味,还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3、吃多少做多少,尽量减少存放
冰箱不是万能的,尽量减少食物储存量,缩短存放时间,吃多少做多少,也能避免浪费。
4、别等菜凉透再放冰箱
如果剩菜不想倒掉,不要等凉透了再放冰箱,热菜直接放可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从冰箱拿出剩菜剩饭后,一定要彻底加热再吃。
最后,送给大家一份食物保存时间表,安心用冰箱,远离胃癌!
(内容来源:39健康网)
作者: 编辑: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