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共富夜校”有活力 共富路上添动力

2024-05-09 08:48

来源:

“柯桥区的‘共富夜校’有特色、有实效、有示范效应”,在柯桥举行的全省县域学习型社会建设暨夜校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浙江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国对柯桥区全域推进“共富夜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柯桥区的做法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区教体局主动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大场景,在全市率先打造“共富夜校”,加强顶层设计,下沉优质资源,打通共富道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精神生活、技能水平“双提升”。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区教体局以区社区学院为龙头,以16所镇街成校为主体,以N个村社教学点为基础,打造形成“1+16+N”的教育矩阵,并开展镇街成校“四化”行动、村社教学点“456建设”行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截至目前,13所成校成功创建为“省现代化社区学校”,全区拥有区级优质教学点157个。同时,区教体局出台《柯桥区“共富夜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建设“十类百门”共富课程资源、选树夜校优秀学员1000名、每年参加夜校学习的市民达到万人以上的“十百千万”工作目标。

“杨梅夏季修剪不能剪太多,每棵树只能留两个大枝以避免树干高温时晒裂。”近日,湖塘成校邀请具有30多年杨梅种植经验的专家为本地杨梅种植户“补钙充电”,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上述场景并非个例。近年来,区教体局推动“共富夜校”多样供给、特色办学,围绕思想文化、技能技术、休闲体育、新业态就业创业等课程领域,全面摸排精准掌握培训需求,实行“群众点单—学校制单—政府买单”三单制服务模式,外引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电商人才等作为导师,菜单式开展纺织染色技术、花木种植等富民培训项目,多举措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富。

立足重点产业、特色文化,因人因地开设不同类型的“共富课程”,逐渐走出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之路。如社区学院的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漓渚镇的园林工匠教育培训、稽东镇榧农种植营销培训、湖塘街道梅农种植技术培训、平水镇月嫂培训,这些“富民培训”增强了群众创富带富能力,变成了实打实的生产力。而以安昌街道酱制品制作、扯白糖制作培训、柯桥街道“剪纸工坊”、兰亭街道“拼布艺术”为代表的“非遗课堂”,不断做大能人队伍。以柯桥区“父范学堂”、马鞍街道“隔代教育”为代表的“家风课堂”,以文化助力群众美好生活。全区成功培育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4个、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3个,20个特色课程、培训项目和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能者为师”“智慧助老”推介榜,入选数量全市第一。

信息时代,数字赋能。区教体局利用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升级“柯桥区终身学习网”,丰富网络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老年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技能等10大类9000余门课程,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紧跟时代潮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利用直播积极打造“共富云课堂”。如齐贤成校与柯桥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鲁越人家大酒店签约,成立“共富夜校”空中课堂跨境电商实践基地和“绍兴味·绍兴菜”直播基地,累计开展“共富云课堂”120余场,受益群众超51.2万人次。“共富云课堂”让市民“不便学”不再成为问题,更为“共富夜校”不断吸粉聚人气。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共富夜校’在资源聚集、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平台载体作用,为柯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贡献更多教体力量。”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