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海青年成“合伙人”后 服务社区的热情“满格”

2024-05-09 08:08

来源:

“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青年主题歌会在北海街道西湖社区上演,西湖社区团支部联合来自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青春合伙人”团队,以音乐为媒,唱响了青春梦想。

把更多青春气息、元素融入社区治理中,在北海街道,像这样的青年创意活动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青年组织不断涌现,从志愿服务到社区日常管理,青年身影出现在基层社区的广泛角落,汇聚起了强大合力。

培育“小切口”项目

“社区内设施齐全,配备多功能会议厅等空间,居民构成以老年人为主”“与托管儿童进行互动,进行书法、绘画等兴趣活动”……翻阅一页页“团情日记”,西湖社区“青春合伙人”的工作记录呈现眼前,虽“合伙”不久,他们的工作已触及广阔范围。

作为“青春合伙人”,这群高校学生以项目合伙形式竞聘上岗,帮助社区集中解决一批基层社区实际难题。西湖社区的需求清单聚焦“一老一小”,5位“青春合伙人”通过常态化服务,深度参与社区活动,并积极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

3月13日见面会、3月25日三点半课堂、3月27日爱心送餐、3月29日直播话清明、4月1日反诈宣传……西湖社区团委书记傅嘉琪向记者介绍项目启动以来“青春合伙人”助力过的一项项工作。“我们提出诉求,提供场地、人员等,他们策划活动、开展服务,与以往一次性志愿服务相比,以项目‘合伙’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让活动频率更高,内容也更丰富、更具针对性,青年力量下沉社区,深得广大群众认可。”

据悉,“青春合伙人”专项行动由共青团越城区委牵头推出,面向地处越城区的高校大学生和越城籍大学生招募,志愿团队与社区签订契约书,列出年度服务计划,首批共有5个项目落地。其中,北海街道占据3席,除西湖社区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还有树鹅王社区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山隐社区与绍兴文理学院结对共建,分别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特殊家庭等人群需求,开展“点对点”式精准服务。例如,在山隐社区,“青春合伙人”策划“彩虹之约”服务项目,推出心理健康辅导、情绪管理、安全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等课程,为特殊家庭孩子开设“周末课堂”,以沟通陪伴为主要方式,协助社区建设好未成年人保护驿站,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目前,3个“青春合伙人”团队已完成4份调研课题,主导参与社区治理活动28场,服务群众上百人次。“通过社区试点,培育‘小切口’项目,解决了‘社区找不到青年人’和‘青年人到社区无事可做’的困境,青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从‘三分热度’变‘十分干劲’,他们的金点子、新创意和干事热情又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北海街道团工委书记王薇说。

打造多元化组织

近期,家住树鹅王公寓12幢的王老伯终于放下了心中积压多日的“大石头”。原来,因楼上邻居水管问题,导致他家天花板渗水。他与二楼住户沟通过,但二楼认为是三楼未做好防水,使得水一直下渗,自家也是受害者,拒绝赔偿,由此引发纠纷。“多亏了几位青年调解员出面,原以为年轻人没经验,没想到很靠谱!”王老伯点赞道。

参与调解的树鹅王社区专职调解员邵燕菲表示,了解情况后,他们主动邀请了00后驻社民警、物业公司、第三方维修师傅一同前往现场,双方就墙体受损范围、家具恢复、维修赔偿等问题提出不同诉求,矛盾点一时难以突破。“后来我们将多方人员请到了社区调解工作室,聚焦重点问题,一条条分析诉求,明确责任、明晰细节。”邵燕菲表示,耐心沟通下,三楼住户都松了口,达成共识,“我们还请了社区青年律师起草调解框架性协议,消除各方疑虑,巩固调解成果。”

整合社区青年力量,树鹅王社区于2020年成立“青年议事厅”,又于今年2月打造“青樾调解工作室”,吸纳35岁以下的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等青年加入调解队伍,帮助解决社区居民之间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青年才干,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不上交。

紧贴青年需求,北海街道不断创新团组织形态和工作方式,用好用活青年之家阵地,撬动青年、凝聚青年,已在街道本级及下属社区发展了“青年宣讲团”“青樾调解工作室”“青@邻里”等青年组织,打造了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增长极”,形成青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

强化志愿服务力

近日,山隐社区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手语教学课,辖区共建单位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党员教师授课,“青春合伙人”团队及辖区青年志愿者在台下倾听学习。情景模式教学,让大家快速掌握了一些日常手语。

“我们辖区内有越城区育才学校、绍兴市儿童福利院等学校及服务机构,特殊孩子比较多,服务他们是社区的一项重点。”山隐社区党委书记张英表示,开展手语教学,一方面是希望青年志愿者能更好与特殊孩子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绍兴古城旅游热度高,也希望给特殊游客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带去更贴心的旅行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邀请了相关团队拍摄教学视频,将进一步扩大教学辐射面。

除了志愿者培训,在激励机制上,北海街道不少社区都有积极探索。树鹅王社区专门制定章程,探索“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励机制,启用“积分存折”,鼓励青年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西湖社区利用共建单位力量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辖区志愿者都可以用志愿服务积分,换取小物件奖励;越西社区建立“北海邻里”志愿服务团队,三年半累计服务时长超2.5万个小时。

目前,北海街道已打造18支青年组织,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确保团组织能量“满格”、团青作用“在线”、社会组织“融圈”,走出了一条具有北海特色青年参与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