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快阁和她的主人们

2024-05-08 08:40

来源:

快阁为古越绍兴的一座名园,其堙灭也久矣。然追溯其历史上“春水满塘,莳华万本”的繁华,亦不免让人唏嘘感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作为越乡本土晚生后辈,应当记之。

晚晴之居

快阁之缘起发端,史上颇多记载而都是寥寥数句、语焉不详。不容置疑的是,快阁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所建,用于晚年卜居饮酒赋诗会友,聊遣“王师北定中原”家国情怀之所在。史学家颇多认可的快阁命名来源为“江西快阁”,谓陆游慕其名而建绍兴快阁,实为其光复中兴壮志未酬的寄情之居。

“江西快阁”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原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黄庭坚曾题《登快阁》诗,陆游亦题“诗境”二字且有碑刻留存。从陆游年表中与江西的时空交集来看,绍兴快阁建成时间或应不早于1179年,因淳熙六年(1179)秋,陆游任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1180年至1202年间,陆游愤然辞官闲居山阴,从政治失意到山川寄情,具备创建快阁的诸多要素。1202年,陆游应诏入京,主持编修《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长期蛰居山阴,直至1210年逝世。

值得庆幸的是,民国十九年(1930)刊物《绍兴名胜》记载了一篇游记《面山临水的快阁》,对当时快阁景物的描述倒是颇为翔实,或许也还能一窥宋代“陆快阁”的部分面貌。文中记载“快阁门上一块横额,写着‘荣禄第’三字,里面的面积并不十分大,回廊曲折,各室都精小幽雅,四壁书画,中间陈列些古玩,一切都十分古雅。假山池鱼,楼台花木,别饶风味。阁旁有一个小小的庭院,中间横着一堵短墙,分割为前后两处,前半个有一座山,后半个有一方小池,短墙的中间,有一个圆洞门贯通前后。假山上苍苔积径,点缀着几丛花草,小池里的荷花还未长芽,游鱼浮沉着,活泼可爱。池前有一个小楼,叫‘春花秋月楼’,楼下一匾额,叫做‘飞跃处’。沿池折向北,就是后花园,面积很大,石径深埋在花丛中,一列列的盆景,和短短的几排冬靑,整齐可爱。后面围着一道高墙,墙下是一条小河,虽然有几处是淤塞了,杂花乱草中,也有那自然的优美。几架葡萄棚和紫藤花架下,放着几个石鼓儿。登临那临湖而建的快阁。阁上满悬书画,凭窗外望,远处一带淡淡的青山,对湖一片金黄色的田畴,油菜花开得真盛,桨声渔歌,一瞥湖上春光”。(原文引用中有删减)

实际上,宋后期至明代末年,“陆快阁”因年久失修早已倾圯。民国年间的这些遗存主要得益于清代任氏一次历史上的精彩重光。

雅集之所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记载,“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生句云:‘叠石略存山意思,莳花聊破睡工夫。风流何处追狂客,踪迹重教记放翁。’甲戌岁,札来索和,并招往游。余寄诗奉答,终不果往。壬寅游天台,始登快阁,先生亡久矣。精舍数间,全览鉴湖之胜:想在日清福,不减贺知章”。

袁枚此间所述任武承,即任应烈(1693—1768),字处泉,号武承,清钱塘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至翰林院编修,乾隆十一年(1746)时,于南阳知府任上,乞病辞官。因好越地山川,遂移家原籍山阴,购得鉴湖旁陆游快阁旧址,予以增修。此次虽名“增修”,实为废址之上的重建和扩建。据史料记载,任应烈在原址重建快阁,沿用旧名,扩充原有规模,辟有“桐香书房”“师舟”“飞跃处”“游初斋”“是亦居”“漱酣亭”等处,并于快阁废址附近新筑“我余堂”,此精舍之北“游初斋”上重建快阁。阁成“群岫尽纳,全湖俯收”,一时胜景。任氏与蒋士铨友善。蒋士铨(1725—1785),字心余,号藏园,江西铅山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辞官后主持绍兴蕺山书院讲席。应任之邀,蒋士铨曾撰有《快阁记》,后此碑成为快阁重要的历史遗存。任应烈晚年常与友人在此饮酒赋诗,称为“耆老会”。绍兴的文人雅士、两浙士人纷至沓来,成为文人雅聚胜处,盛极一时。

“任快阁”可谓在建筑营造上,达到了快阁历史上的巅峰。任殁后,1768年至1869年,百年间,快阁主人更替待考。

治学之府

《清史稿·文苑列传》中曾赞誉绍兴学者姚振宗:“目录之学,卓然大宗”,清末版本学家陈训慈亦评价其:“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越中治部录之学,惟推二章氏(章学诚、章宗源),越百年余而有先生,其成就且过之,虽不知名于当时,信足矜式于百世矣。”

清史稿上述所载姚振宗(1842—1906),为晚清目录学家、版本学家、藏书家,字海槎、金生,山阴人(绍兴马山姚家埭姚氏,后迁陶堰后港、又迁东双桥)。据载,同治八年(1869),姚振宗从陈氏后人处购得快阁,遂成为姚氏重要的治学藏书之府。姚振宗有一小皋埠同人秦树敏(清诗人,1616—1911,字秋伊,号勉公,又号勉锄,会稽人,鲁迅大舅父的岳父,鲁迅曾避难其家并观其藏书,绍兴博物馆藏其花卉图轴),复得藏园(即蒋士铨)遗墨(即《快阁记》)。秦举赠于姚,内有十景(或为“快阁十赞刻石”之出处),遂修葺,恢复旧观。姚氏将原来的“师舟”改筑成“师石山房”,并把其父在扬州购得的狮形奇石陈列室内。书法家陶方琦即为其撰写《快阁后记》(现存碑刻),东湖居士陶浚宣也题有楹联。据载,慕游者一时踵迹相接,里人呼之为“姚家花园”。

姚氏笃喜文史,居快阁后,“竭十余年之心力”,完成了《汉书艺文志拾补》《汉书艺文志条理》《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考证》《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七种目录学著作。光绪二十七年(1901),姚振宗手编以上七种目录学著作,名曰《快阁狮石山房丛书》,凡74卷,200余万言。其又嗜好收藏古籍,家富藏书,其“师石山房”“快阁”藏书楼藏书超过6万余卷。据载,光绪八年(1882),姚氏据家藏图书编成《师石山房书录》31卷,著录图书3279种,其藏书印有“快阁”“桐香书屋”“快阁姚氏师石山房”等。

客观而论,“姚快阁”以其丰硕的治学成果和蔚为大观的藏书,将快阁从以景扬名的越中名阁,提升到学问名阁这一历史上的快阁学术高峰。

流离之地

近代,周恩来总理和孙中山、弘一法师、柳亚子等政要和名士均曾到快阁游览,拜谒寻找陆游踪迹,足可见快阁的历史影响力。遗憾的是,至民国后期,快阁建筑渐圯。抗战期间快阁毁坏。至1961年秋,快阁原址已成为生产队仓库。1979年2月8日,地方政府组织快阁遗址调查,据当时记录“庭院门楼全毁,遗迹无存”,仅存石碑8块,其中:散落于民主生产二队仓库中6块,居民墙上和猪栏旁各一块。1978年绍兴府山公园建设之时,据说曾以两包水泥从农户家易得碑记两块,并将之移至越王台。

2021年冬,笔者赴越王台兰苑观菊展,发现原快阁遗物吴郡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自号“枝山”,越人称其“祝枝山”,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所书《梅柳又新年》碑刻镶在墙上罩以玻璃护框保存完好,清乾隆年间蒋士铨《快阁记》碑和同治年间陶方琦《快阁后记》碑字迹仍可辨赏,遂于颇多感怀中亦有些许欣慰。

从“陆快阁”到“任快阁”,再到“姚快阁”,历经八百余年的沧桑兴衰、传承更替,始终屡覆不靡,赓续不绝,彰显了其璀璨夺目的人文吸引力和浓重深厚的文化底蕴,亦是绍兴传统的一大著名文化地标。现绍兴快阁公园2012年建成,从原旧址西移了约3公里,重建于鉴湖一半岛上,种了荷花,风景俱佳,而面目全非,问我辈之责安在。诚以此小文于“五四”荐于青年一代,勿忘乡贤文化源流之脉。

(附:文中快阁遗址调查资料来源于陈惟于先生手稿。另,民国十九年《面山临水的快阁》游记主角胡老师,字吉甫,已难以考证,或许只是一个虚构人物罢了)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沈 伟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