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虞区章镇镇泰山村的绍兴健茗茶业有限公司制茶车间里,20多名来自该镇合作社的党员及镇机关的年轻干部蹲守在红外线茶叶提香机前。没多久,大家鼻尖闻到的青草气先化为清香,再生出一丝甜味,细嗅又逐渐有了蜜香和花香。现场,浙江大学退休教授须海荣揭秘说,红外线的波长穿透力强,如同“调香魔法师”。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给泰山村的馈赠,全村在东山等绵延的群山上拥有2000多亩茶园。须海荣是土生土长的泰山村人,在浙大茶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浙大茶学系主任。早在2002年前后,泰山村的“领头雁”黎国良为下好茶产业这盘大棋,请乡贤须海荣为村茶产业做技术后盾。最终,双方一拍即合:村里建起一幢厂房,须海荣团队以技术形式入股,此后,泰山村又被浙大茶学系选为教学实践基地。
于是,一拨拨的浙大师生常驻泰山村,他们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将研究搬进茶厂,潜心茶叶加工技术实验,分析样本,精进工艺,创新工序,精准记录数据,将论文写在茶园中。2014年,由须海荣参与研究的“生物催化技术重组并强化茶深加工制品的功能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前几年,我们解决了茶饮料中沉淀物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茶饮品,针对年轻人对茶饮的香味有要求,又不断进行研发,努力让一叶茶能有百变的香气。”须海荣告诉记者,退休后,他来泰山村的时间更多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绍兴健茗茶业有限公司不仅成为茶产品实验生产基地,更汇集了众多高科技因子。传统茶园一年只采一季茶,须海荣团队的茶园里茶叶品类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采摘期从春季延长到秋季。科研助力下,茶园常年飘香。10多年前,这家“藏”在上虞偏远山村的茶企就开始每年为康师傅、可口可乐等饮料业巨头提供约3000吨的茶饮品原料。
“茶多酚含量高吗?哪种泡法最好喝?”泰山村党委书记黎国良说,以前茶农遇到有人这样提问,常因不懂理论而答不上来。而自从须海荣团队来后,不定期给全村500多户茶农上课,解决茶农在茶叶制作加工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村里先后办起东园等4个茶厂,生产的“上虞翠茗”“东园翠茗”等远销各省市,今春更有“新农人”通过抖音直播等方式销售茶叶,让泰山村出品的茶叶名扬四海。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杜静静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