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汤桂平
“这个‘五一’假期,书圣故里人气爆棚,临时摊点一下子冒出了100多个,虽然给游客带来了方便,但也增加了管理难度,万一产生纠纷还容易影响景区形象,怎么办?”日前,在府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党群议事亭”内,社区党委书记汤丽英召集社区网格员、党员代表等协商探讨。最终决定,借用街道“契约化”共建力量,街道职能部门加派人手,加大执法力量,为“门前摊”管理助上一臂之力。
这场“网格议事”,是府山街道将社区“契约化”共建力量下沉网格的一个缩影。根据共建意向,共建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与特长,报名参加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志愿活动,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基层力量,形成系统合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去年我们社区和景区党组织通过‘契约化’共建,成立了这个协商驿站,倡导人人契约,社区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人人参与社区治理。”汤丽英说,通过组建文明经营劝导队、制定文明经营守则、成立商户“和事佬”志愿服务队等,形成了自治的强大力量,成为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2004年,为切实解决城市社区硬件场所落后、服务资源较少、工作力量不足、与辖区单位沟通联系不畅等问题,府山街道就如何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辖区单位延伸开展探索实践。2008年5月,越都社区率先破题,与辖区内20多个单位签订协议,探索“契约化”共建。社区党组织通过走访,了解党建需求,提供个性服务;驻社区单位根据自身优势,开放共享资源,助力社区建设;双方还用公示、考评等方式确保合约履行……此后,从普签协议到项目化管理、从组织签约到人人契约、从突出城市到全域推进,“契约化”共建在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企业群众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越城金名片。
2010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上,对越城区社区“契约化”共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自此,“契约化”共建不断在全区乃至全市范围内扩面提升。
近年来,府山街道持续完善社区“大党委”,积极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用、工作联推、服务联做、活动联办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搭建社区、居民沟通桥梁,逐步实现了从“事”到“治”“制”“智”的转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将“契约化”共建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佳熠介绍,截至目前,府山街道共有12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与辖区社区党组织签订协议,实现了74个小区物业全覆盖,完成了64个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覆盖率达到85.13%。
而以“一街一品一特色”创建为引领,不断丰富拓展“契约化”共建的内涵外延,府山街道还积极探索细微共建项目,整合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近日,在越都社区“越有味”社区饭堂人气高涨。这个由社区组织、社区党员联合近10家共建单位助推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项目,自今年开放以来每天用餐的市民及游客不下100人次。“我们打造的饭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社区居民沟通交流、拉家常的场所,用饭堂传递社区温度,拉近居民距离,树好绍兴古城形象。”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诸妙茵说。
星星之火,渐已燎原。通过辖区共建资源,建强社区养老单元、搭建15分钟托育平台、创新构建老幼共融新场景,“契约化”共建项目在府山街道生根开花、硕果累累。目前,越都社区已建成了街道级老年学校,越都、书圣故里、西小路社区“育小”阵地已具雏形,“校地共建”宣讲团、“幸福社·越享银龄”、“心有邻犀,小路邻居里”等项目也相继落地。
“持续推进‘契约共建’内核,延伸党建联建常态化链条,下一步我们还将升级街道‘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契约共建幸福府山’品牌以及‘幸福社·越享’等系列共建品牌,探索更多共建新路径,树立共富路上的‘契约化'共建新样板。”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余燚栋说。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