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化绍兴】吕水明:十年琢一石

2024-05-06 20:14

来源:

人生在世,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功名利禄,有,自然是好的;没有,也挺好。平凡生活是每个人的英雄主义。当然,这里无意于进行一番孰高孰低的辩论,只想给大家看看另一种活法。

石雕匠人 吕水明:

到这个地方来,主要是捡一些以前留下来的、比较斑驳的那种东湖石。这个石头做起来,感觉会比新料有味道一点。

没有废的东西,只有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吕水明的父亲是箍桶匠,他从小看爸爸做手艺活儿,耳濡目染也练就了一双巧手;高中时他就读于绍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首届美工班,作品被老师拿去给其他学生做示范的样本;毕业后他换过几份工作:在花边厂里搞设计,开广告公司,都和艺术有关。这些,构成了吕水明的来路。再到后来,他迷上了石雕。

石雕匠人 吕水明:

我感觉这个石头的美是别的艺术门类不能表现的,它吸引我的地方,一个是它土生土长,包括这个原料容易得到,这个方面去考虑这个事情,不用花什么成本。第二点,美都是在劳苦下出来的,你不可能专挑轻便的、容易出成绩的。那你不怕苦,挑别人不下手的活你去做,更有意义一点。

切割机的噪音就像几个人同时贴着你的耳朵尖叫,同时带来的还有漫天飞扬的灰尘,吕水明笑称:十年石雕做下来,肺里估计有好几斤。小石子蹦进眼睛更是家常便饭,到后来,他干脆感觉不到痛了。美也由此在痛苦中绽放。

一方小小的石器,也许可以稳稳地接住一颗慌乱、焦虑的心,给它一个栖息之地。化腐朽为神奇,艺术在这一刻,与日常产生了深刻的链接。

据史志记载,绍兴的采石始于南北朝的梁代。此后,采石成为绍兴手工业的一大支柱。石文化孕育了绍兴人朴实内敛且刚强坚毅的性格基因。吕水明抱朴守拙,人格的气息与石头的气息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活法”。但究其本源,是这片土地给了他从容不迫的底气。

石雕匠人 吕水明:

我不是说我石头雕得多美多好看,我就是认为我们绍兴包括河塘、石桥,你一直生活在这里,你也体会不到它怎么个妙趣,怎么个好看法。但从我这个眼光出去,我认为这个东西一个是永久性。第二,它很美,是不是?从实用性和观赏的角度来说,别的东西不大好替代。

吕水明从绍兴人最平常的生产生活中获取灵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创作了一系列以“怀旧”为主题的作品,以求还原一份“车、马、邮件都慢”的古朴之美。

石雕匠人 吕水明:

我做的是残台,我是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台门也慢慢会消失。现在不是想保留起来?保留起来的话,我这个就是要唤醒人,你把美的、以前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种经典,你应该保留下来。但我表现的是残的台门,说明它已经危在旦夕,需要我们去重视它。

吕水明教学生们进行石雕创作:

你敲的时候,整体的、大的毛坯基本上好了。等一下你就把这个凿平,这个底要敲得比较细腻一点,不要跟刚才毛的一样,用很大的力。

石雕匠人 吕水明:

你说一个人,聪明或不聪明,其实差距不是很大。无非你活一生,在一生当中,去找一个自己的强项,能够坚持下来,业余也行。那你持之以恒,经过不断地努力,来一趟世间也有个交代了。

吕水明的另一种活法,也是很多人的活法:无论何时何地,平凡而热烈地活着。找到人生所爱,并为之全情投入,提高每一分钟的生命浓度;用心生活,在细水长流中领悟人生的哲思。

(内容来源:文化绍兴)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