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洞见:信心

2024-05-06 11:35

来源: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无论展台还是新品,关注度明显高于国际品牌。”这是不少观展者的共识。

高人气的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靠什么脱颖而出?记者在北京车展上寻找答案。

——市场引力。

“预售5小时订单破万”“单日大单1250台”“门票售罄,一票难求”……车展现场,直播不停、捷报频传,新品发布推动车企销量攀升。

信心,写在消费者的脸上。“对小米汽车期待已久。”北京市民李女士表示,科创企业如小米、华为进军汽车行业,不仅带来最新的智能技术,也更懂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底气,来源于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09万辆,同比增长31.8%,实现“开门红”。

“中国消费市场庞大且多元,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与提升提供了优越环境。”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行业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越发接受和认可,这样的市场“磁力”吸引更多车企将新品、新技术率先投放中国市场。

——创新活力。

“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3.6%,占销售收入比重超7%。预计全年投入研发和投资支出超70亿元。”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全行业正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未来5年,江汽集团将投入研发费用250亿元。

本届车展,奇瑞展出27款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80%,同时还展示了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多项创新。“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培育新产业,核心靠技术创新。”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车展上表示,找准关键突破点做深做实,努力形成一批更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成果。

——产业链合力。

“走出去、引进来,与全球汽车产业紧密相连。”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北京车展安徽主题日上表示,安徽汽车产业正通过深化开放不断加快发展,产业链日益稳固,集群效应愈发显著。

长三角形成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安徽加速构建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深圳承泰科技自主研发的毫米波雷达可助司机识别潜在威胁、江苏超力电器的高压水加热器能更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动力系统……本届车展的零部件展区,具有“专精特新”等资质的企业不在少数。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关系正由垂直转向共生,供应链合作模式正在重构。”夏闻迪说,中国汽车产业体系含“科”量直线上升。

主动求变,背靠良好的消费者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持续不懈创新投入,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逐渐在市场竞争、开放合作中形成了领先优势,在创新赛道上越跑越快。

“面向全球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产能还远远不足,应加速固态电池、操作系统、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提高车企国际化运营,拓展市场,提升核心能力,以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李显君坦言。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