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烘干、上胶、压制……走进绍兴华瀛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竹基纤维材生产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经过数十道工序,一根根毛竹被机器“吃”进去后,“吐”出一张张光洁平整的竹材工业地板。
“我们的产品畅销海内外,竹材工业地板更是应用于大理洱海景观海廊道工程、山东泰安大汶河湿地公园、安吉绿城桃花源、杭州南站广场、深圳北站广场以及绍兴的镜湖湿地公园等大中型项目。”华瀛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竹林资源是平水镇最大的生态资源,如何从卖原竹到卖全竹?如何实现从对竹子的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如何探索竹产业发展从初加工到全链条经营?
2021年,在柯桥区和平水镇的支持引导下,绍兴华瀛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年产2万吨竹基纤维材料”项目。该项目占地1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万平方米,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受益。该项目于2021年3月12日签约,三天后完成项目备案立项,一周后完成项目设计图纸并启动图纸预审,两周后施工单位进场准备,月底前完成施工许可证申领……马不停蹄的一系列操作,充分体现了“柯桥速度”和平水铁军“忠诚、自信、务实、担当”的干部作风。
与此同时,平水镇下“竹”工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主要竹产区生产作业道路、灌溉、用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原竹采伐运输成本,切实解决竹材下山难、运输难等问题。通过电气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平水镇实现了村(企)动力电气全覆盖。竹产品初加工用电用气还可享受农业生产优惠价格政策。
通过采用“专业砍伐、村级统一、企业产销”的模式,绍兴华瀛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与强村公司合作打造竹业全链条产业,从源头上破解了全区毛竹出路问题,年消化利用毛竹达5万吨,年产值1亿元,增加农民就业1500余人,每年帮助山区农户增收3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200万元。
在平水镇政府的支持和牵线下,以“华瀛竹木”为代表的平水竹产业企业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与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科院、浙江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密切合作。参与制订及修订竹产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获得专利30余项。“目前企业正在和江苏的企业洽谈集装箱竹地板项目,也就是用竹地板代替当下集装箱使用的木地板,这一项目谈成后需求非常大,日均原材料使用量将超过20万斤,带动平水竹产业实现二次跨越。”任祥告诉记者。
一边是科技含量的提升,一边是文旅融和的延伸。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一波又一波的“掘笋客”走进竹林,享受自然,收获快乐。“单位团建、学校研学、家庭休闲……最近很多电话打到村委,咨询挖笋事宜。”徐岳尧告诉记者,“村里积极帮助对接农户,拉动了文旅消费,也带动了鲜笋、笋干的销量,特别是换上之江学院为同康竹笋设计的‘春装’,更有模有样了!”
随着2023年1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平水镇也借此东风,围绕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思路,展开进一步规划和发展。
“平水的竹产业发展,既符合我们平水镇情,也符合国家‘以竹代塑’发展计划。接下来,我们将以政府为纽带,进一步提高竹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竹产业全产业链融和发展。”姚建炜介绍,“今年,我们将完善出台2024年度新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毛竹村企购销将扩大到10个村;引进落地1家后道竹加工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力争创建1家省级竹产业方面的农业龙头企业。”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