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用好“一根竹”

2024-05-06 11:22

来源:

合心村“金牌书记”任利成、黄壤坞村90后“新乡贤”李敏奇,都是地地道道的竹乡人,生于斯、长于斯,对竹子和竹乡有着深厚的感情。“竹子浑身都是宝,”机电专业毕业的李敏奇告诉记者,“但仅依靠人工采伐难以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在柯桥区和平水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李敏奇积极创业,组建了益农竹业开发强村公司,为平水几个毛竹资源丰富的村提供竹资源伐运机械化服务。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毛竹下山”难题。

由于山路崎岖、距离较远,传统的徒步背竹下山的方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解决毛竹从山上到初加工企业的砍伐、运输难题,李敏奇和小伙伴们将部分作业改为机械化,如利用履带车在山区行驶。目前已在祝家村、五联村、同康村、合心村、岔路口村等开展机械化砍伐、运输,公司采用油锯砍伐,爬山虎山地运输,一体式装运公路运输车等方式,提升砍伐、运输效率4倍多。随着一车车的毛竹下山,售卖给竹制品加工企业,有效打通了竹产业链原材料环节,收购量大幅上升,村民腰包也迅速鼓了起来。

“通过‘专业砍伐、村级统收、企业产销’这一购销模式,2022年度,平水镇全年购销岔路口、同康等6个村毛竹约1410万斤,促进农户及村集体分别增收约360万元、280万元。2023年度,8个村购销毛竹达2570万斤,其中五联、红墙下、同康3个村突破400万斤,带动300余人就业,村级增收约520万元,农户增收约650万元。”平水镇农业农村办主任蒋国林告诉记者。

“益农竹业”加速了“竹子下山”,而平水镇的另一家强村公司——合心竹制品有限公司,则大幅提升了竹制品的附加值。“光卖毛竹,一根毛竹可能只值十块钱,但是我们制成竹产品的话,一根毛竹可以卖到五六十块钱。”任利成说。2022年,合心村组建起强村公司——合心竹制品有限公司,形成了“农户+强村公司+集体”的利益联合体,组织农户制作竹篱笆、竹篮等竹编工艺品,用于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的美化项目,实行订单式生产,通过加工,毛竹附加值提升2倍以上。“强村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我们就收到了市政园林竹篱笆订单1.5万余米、竹篮订单1500多只;销售毛竹200多万斤,产值12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5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打开竹制品销路,强村公司特地注册了“任公子”等商标,招募本村的能工巧匠编织竹篱笆、竹篮、竹果盘,制作竹杯等竹器皿。去年夏天,一款“竹筒奶茶”凭借独特的造型俏销全国。任利成敏锐地捕捉到商机,迅速与杭州、绍兴部分奶茶店达成合作,将平水竹筒杯卖到了杭州西湖边。

随着“毛竹下山”后形成砍伐、运输、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新农人”李敏奇把目光盯到了毛竹利用的新项目引进上。“今年,我们已经与萧山一家制扇企业达成合作,今后他们的扇骨全部使用我们的毛竹原料,仅此一项,每年的毛竹原料收购可增加800至1000万斤。”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