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奔忙,机声轰鸣,工人正冒雨施工抢抓工期……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零土地技改项目现场。据悉,该项目4月18日获取施工许可证,实现当天即开工建设,将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台钢结构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能力。
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是钢结构建筑设计、研发、销售、制造和施工领域的佼佼者,先后承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国内知名项目,以及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沙特国王塔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工程。近年来,精工重钢瞄准智能制造领域,布局开合屋盖重载机器人、提升滑移智能设备、钢结构制造智能机器人三大产品线。
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据介绍,年产200台套钢结构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这块场地原来是我们做建筑预拼装使用的,响应‘绍芯谷’有机更新,结合自身转型升级战略规划,通过利用7.2亩存量土地,进行二次技改,将建成4800平方米的机器人厂房。”浙江精工重钢结构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章强告诉记者,项目投产之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额1.2亿元,不仅亩均效益有所提升,而且对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及未来钢结构附加加工产值均有所裨益。
精工重钢是企业积极响应“绍芯谷”有机更新结合自身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一个缩影。滨海新区“绍芯谷”有机更新“攻坚战”已经打响。
“我们根据厂房现状,通过微更新、更新改造、拆除重建等手段有序更新,探路径出政策,新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更新,激发片区企业的更新积极性,推动片区面貌焕新、产业升级。”据滨海新区袍江更新办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启动自主更新,其中3家企业已完成微更新改造,2家企业正实施拆除重建或新建,其余企业正在加快更新建设前期准备,通过自主更新预计将节约政府投资并带动民间投资超百亿元。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何晓笑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