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施肥,效率很高。”“五一”假期第一天,记者来到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上蒋村的沃宝农庄。农庄总经理朱梦黎身穿防晒服、手拿遥控器,正和丈夫谢沈豪一起指挥大型无人机为农田施肥。一个上午,200多亩水稻的施肥任务便顺利完成。
别看朱梦黎是个“95后”姑娘,但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这已经是我回乡搞农业的第六年了。”朱梦黎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年和农田相伴的点点滴滴。
“我家里一直就是种田的,也算是女承父业。”朱梦黎学的是外贸专业,2018年大学毕业后到外贸公司上班,但没过多久,父亲喊她回家帮忙。一番思考后,朱梦黎毅然辞职,回家种起了稻田。
“这个小姑娘肯吃苦、有干劲,头脑灵活,天生就适合干农业。”这是很多人对朱梦黎的评价。在同行眼里,朱梦黎是机械化农业的先行者。
插秧机、拖拉机、烘干机、无人机……在沃宝农场,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农机设备,这些机器,基本是朱梦黎最近几年添置的。朱梦黎回乡务农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家农场里进行“机器代人”的改革。几年下来,她共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了一整套机械化农机,育种、播种、插秧、耕地、施肥、打药、收割、烘干,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每年仅人工开支就能节省数十万元。“除了农忙时找十来个临时工帮忙,平时我们偌大的农场只需要三四个人管理就够了。”朱梦黎说。
这几年,沃宝农场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除了老家上蒋村之外,朱梦黎还在皋埠街道和富盛镇的3个村承包了土地,总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年产稻米100多万公斤。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朱梦黎还注册了稻米品牌“皋埠老农粳”,品牌化加上良好的质量口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年轻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这是最大的优势。”和传统的老农人不同,朱梦黎有一颗创新的心,前年开始,她在稻田里养殖了上千只鸭子。“将鸭子放养在稻田里,不仅能除草、增肥,还能卖钱,可谓一举多得。”去年,朱梦黎靠在田里养鸭增收近10万元。尝到甜头的她又开始在田里开辟水塘养起了小龙虾。“下个月开始,我们的小龙虾垂钓体验季又要开始了。”朱能黎说,去年小龙虾垂钓体验吸引了很多游客,增收3万多元,预计今年的行情会比去年更好。
这些年,随着自家农场经营越来越好,朱梦黎作为年轻“农创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收获了绍兴市农创客创业之星、越城区优秀种粮大户等荣誉,尤其是2022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让她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以农创客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是农业创业创新的保障,这个群体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扶持。”这两年,作为越城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副会长,朱梦黎和志同道合的农创客们有了更多交流,她不断为农创客群体发声,作为省人大代表,先后提交了为农创客提供成长补助、完善农业保险等议案。“新时代农创客大多是年轻人,大家在一起交流,不仅能碰撞出思想火花,还能资源共享。希望我们这个群体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助力。”对于未来,朱梦黎信心满满。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