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排练厅,一个身材纤细、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认真地排练。她就是叶婧,绍剧界新一代中流砥柱,一个充满活力、才华横溢的青年演员。
兜一把米,一手推开小院柴门,眼神滴溜一转,发出甜脆的呼喊,“欧西欧西,咯咯咯”。在没有“服化道”的配合下,仅凭肢体语言,叶婧将撒米喂鸡的小姑娘演得活灵活现。“灵气”,是不少前辈和观众对她的第一感觉。
2002年,毫无戏曲表演基础,仅凭出色的嗓音与形象条件,14岁的小叶婧在绍剧艺术培训班10年一度的招生中脱颖而出,开始与绍剧艺术的缘分。
5年的封闭训练强度极大,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练嗓,从“唱、念、做、打”到开胯、练腿,小叶婧哭过,但从未想到放弃。至今,她还记得第一次登台表演时的情形:小小的宫女,手持一柄提炉,头上如紧箍咒般缠着一层又一层裹布,背景板式的角色,她却铆足了劲儿笔挺地站了20分钟,下台后头晕目眩,一阵狂吐。叶婧说:“对我来说,每一次演出、练习都是快乐且充实的,因为热爱,所以全身心投入。”
因为长相甜美,叶婧的戏路以花旦角色为主,但要说起让她最念念不忘的角色,当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武旦“白骨精”。“白骨精是绍剧经典剧目中的重要角色,属于大女主类型角色,表演有难度、有深度,与我擅长的花旦角色有很大的跨度。我师父因扮演这个角色而成名,她的精彩演绎让我对这个角色心生向往。于是她演出时我就在一旁‘偷学’,揣摩角色的神态动作。”叶婧说。
从一遍遍模仿,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在几年的时间里,叶婧从未停止过对这个角色的观察与学习。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绍剧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青春版计划推出,叶婧凭借这些年的刻苦训练,一举拿下“白骨精”的角色。
从旁观到担纲演出,叶婧认为相比老前辈,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每次演出结束,她总会第一时间复盘,“有时候一句唱腔没唱好,一个动作没展现到位,一个眼神没立起来,我都会反复再练。舞台上需要改动的大动作并不多,但每一个细节的完善都能让表演更出色,带给观众更好的观赏体验。”
在叶婧看来,品绍剧是一件很过瘾的事,不仅唱腔高亢豪迈,而且剧本大多选题宏大,如神话故事、家国情怀等。“就像家中长子,要扛起重任,很少有‘谈情说爱’的时候。”她笑道。而年轻力量的加入,让这个有4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如今,叶婧经常将演出日常与花絮上传到社交媒体,以更年轻的方式宣传古老的剧种。“互联网为戏曲传播打开了突破时空限制的窗口。特别是社交媒体,它不仅能让观众随时随地欣赏戏曲,也能够与观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有时候,一段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可以收获数万次的浏览量,有人可能因为这段视频对绍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走进剧院亲身体验。我也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绍剧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