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tòu),这字特作房屋的量词,如:一透屋。现多见于中老年之口,如:“我爷爷手里买下的那透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子了。”“步行街那透楼屋,明年我不打算出租了。”
范寅《越谚》卷中曰:“无论三、五、七、九进,由前至后直穿皆曰一透。”作者释义中强调了“由前至后直穿”,这可谓对“透”作了精准的解释。“透”,《增韵》注:“彻也,通也。”前后相通,命名曰“透”,非常到位。过去的房屋,无论大户人家的台门,还是沿街的民屋,都做到“由前至后直穿”,台门屋进数再多,每进都是通透的,街屋也如此,前面开店,后门通后街或河埠。透,不仅通行方便,还特别有利于通风,如果前后不通,乡人称为“瞒屁股房子”,而“瞒屁股房子”是不适住人的,一般作仓库或储物间。
现代房屋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林立的高楼取代了低矮木结构砖瓦房,房屋的量词改称为幢,栋,一户住的称为套,多数人对“透”的概念没有了。但在农村,如果发家了,住上了别墅,户主大都仍会说“透”,如:“俺(俗发“砑”音)那透别墅,住两户人家还煞煞宽。”仔细斟酌,他们说的不错,因为别墅“由前至后直穿”,即“透”也。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