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透·掟

2024-05-01 15:27

来源:

这个“透”,越方言中另有一义:跳,用得也很频繁。如:“我被那爆仗吓得魂灵透出。”又如:“我外孙女评上小队长,今朝透透透透来跟我说。”

“透”,《说文》:“跳也。”杜甫《泥功山》诗:“哀猴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这厮死时节定触犯了刀砧杀,醉时节透入在喂猪坑。”乡人至今用“透”代“跳”的人仍然很多,比喻在跳河者被救起的“见义勇为”现场,记者采访问:“倷看见哪个头一个透落去?”群众七嘴八舌回答:“头一个透落去的是桥头箍桶阿六拉儿子,后来拖勿动,又有两个小伙子透落去咯。”一个“透”字,方言中有根有柢保留着,古雅且普及,足见越文化之源远流长。

掟(dìng),它的字义是“扔”,在过去普遍住低矮平屋的时代,绍兴人嘴上用它最多的是玻璃窗被人“掟”破了,屋瓦被人“掟”碎了,这个“掟”一度是个热字。

“掟”有两个音,词典中定义,发“zhěng”音,意为挥张,这与“扔”义很接近,另一音为“dìng”,古同“定”,稳定义。方言中,它的音义与词典说的错位,发“dìng”音,意为发“zhěng”音的挥张。巧的是,陕北方言中这个“掟”的音与义,与越方言完全相同。彼有一童谣《掟砖头》云:“掟砖头,斗大块,一掟掟到西门口,溅起浪花抛浪头。”“掟”从陕北跑到越地,还是越地跑到陕北,这是个千古之谜,应交付鸿儒专家去考证,一般国人只能按“中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南蛮北夷”之说法,作个谦虚的猜想:这个“掟”祖籍应该在中原。

由于现代住房都成了高楼大厦,高达百米,熊孩子捣蛋的石子“挥张”不到那么高,且窗玻璃又都是坚固无比的钢化中空玻璃,“掟”的冷落是历史的必然。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