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张梦霞 文/摄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穿蓝色工服,戴着黑框眼镜,记者见到的林卫国样子很朴实。
林卫国是绍兴市环岛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维修车间副主任,负责镜湖片区环卫车辆的维修。20多年来,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奉献的精神一直为业内所称道。他带领着近10名维修工人,奔赴在片区的大小道路上,检查故障、抢修车辆,平均每个月要维修400多辆环卫车。
钻车底、染油污,是林卫国每日工作的常态。陪伴林卫国最久的,是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还有那身沾满了粉尘、油污的工作服。“我带过的不少学徒,干了几年后或辞职或转行,受不了这苦差事。”在很多人眼中,维修工作又苦又脏,挣钱又不多,都避之不及,但林卫国却沉浸其中。看着一一辆环卫车“起死回生”,林卫国内心总是雀跃不已。
“要保持24小时待命。”在林卫国手机的一个微信群里,一旦有车辆损坏的消息,他立即要赶往现场抢修。“故障发生的时间是未知的,就算睡觉休息,有情况也要马上赶去现场。”对他而言,凌晨3点出门工作是家常便饭,节假日更没得空闲。“在路边焦急等待的司机,见到我来了,心就定了,修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很信任我。”他说。
多年来,林卫国为自己定下小修不过夜、大修连轴干的原则。“一方面,车要修得好,不能有差错,这关系到行驶安全、作业安全。另一方面,车要修得快,环卫车每天一早就要开出去作业,车坏了没有替补,一天不修好,片区一天的环保工作就要受到影响。”林卫国回忆,最紧张的一次,是将车拖回维修厂,从凌晨四五点忙活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
从修理学徒到公司的技术骨干,林卫国靠的是“实践出真知”。他说:“环卫车辆结构、材料、电机线路都和家用车不一样,维修方法没法照搬照抄。各个环卫车种也存在差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像电机故障就比较麻烦。我会在空余时间钻研车辆电机,像做物理实验一样,一根根电线测试过去,研究故障可能出现的地方。”他说,车辆技术的升级、型号的换新,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在原地踏步,专业培训、考证,林卫国一样不落,不断为自己充电。
现在,林卫国带领着其他工人,自主完成了发动机、变速箱及垃圾车箱等的整修项目。小到保洁三轮车,大到扫地车、洒水车、雾炮车,林卫国总能灵活应对。管子老化、发动机无法启动、消防笼头破损等故障,也总能被他迅速检测并解决。
凭借着过硬的职业技能,林卫国从2020年到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区环境集团“先进工作者”,并成为区级劳模。“我也没什么大本事,就是一心想把车子修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光环加持,他却一如既往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