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特开设“弘扬劳模精神· 展现代表风采”专栏,报道各级人大代表中涌现出的一批劳动模范,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聆听履职故事,感悟他们在平凡中创造的不凡贡献。
诸暨市劳动模范、诸暨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店口镇店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多重身份为诸暨市人大代表冯利青带来了多重责任。
“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扮演什么角色,只要坚持‘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为群众做出点实绩。”冯利青说。
当“大管家”,献“一区情”
店口社区是店口镇第一大社区,常住人口多达1.4万余人。作为社区的大管家,冯利青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到处“转悠”:一来看看街坊们过得怎么样,二来听听乡亲们心里想着啥。在“看”与“听”的过程中,她摸清了群众的“愁”,了解了百姓的“盼”,也为之付出了自己的“力”,倾注了真心的“情”。
去年,在她的牵头努力下,社区建造水泵房,铺设“一户一表”自来水管网,解决了雁力坞、五村凉亭上等部分村民因地势高造成的吃水难问题。这两年诸暨“村BA”篮球赛如火如荼,经她多方奔走,村里在五村新农村建设标准灯光球场及健身广场,球场作为今年“村BA”店口赛区的主场地,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赛,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为了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乐”,她又组织举办了第三届社区老年趣味运动会,同时顺利完成2个爱心食堂助餐点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她在社区搭建了全民互动综艺平台,成功举办第二届社区春晚,有力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调“百家事”,解“千家结”
店口社区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居民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尤其是因宅基地、婚姻家庭关系等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而且调处难度大,成为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因素。
作为基层治理的排头兵,她带领社区两委干部探索创新“村民说事、干部办事、大家评事”的矛盾调解工作法,将矛盾放在阳光下共同面对、共同化解。社区辖区范围很大,有7个自然村,除了8位专职网格员,她坚持以网格为基础,积极吸收退休老干部、乡贤等组成一支日常巡查队,重点关注矛盾多发领域及群体,确保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同时,组织驻社指导员、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定期开展会商,针对多发、频发的矛盾纠纷,进行深入研判、认真分析,并商讨制定出解决办法和化解计划。此外,在化解后坚持回访跟踪,防止矛盾纠纷反弹或升级。
近几年,冯利青带领社区积极配合镇政府完成柯诸高速项目征迁工作、盾安路改造工程涉及的配电房建设、店口渠道水利建设工程等,同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实行矛盾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将各类矛盾发现在基层,控制在萌芽。
听“真声音”,谋“新发展”
“人大代表就要做到想民之所想,为民办实事。”冯利青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当选的这些年来,她结合基层一线的工作实际,先后提出了《对诸暨市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监管的建议》等一系列代表建议,倾心关注民生领域,履职尽责为民代言。今年,冯利青又经过深入调研,在“转悠”中吸收了老百姓对河道污水治理的意见,提交了“持续深化五水共治”的建议,为守护绿水青山、美化百姓家园奔走呼吁。
店口社区地处集镇中心有利位置,冯利青明白只有不断盘活集体资源,才能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荷包更鼓。2023年,社区与镇政府以股份合作方式共同运营的店口镇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正式营业,三村综合楼、上一村综合楼、文明路等店面房租赁项目相继公开招标,再加上其他土地及工业园区租赁收入,去年社区总经济收入超千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500万元。社区因此获评诸暨市乡村经营优秀奖。
冯利青扎根乡村沃土二十余载,担任人大代表二十余年。岁月更迭,但不变是她务实的作风和为民的情怀。谈及当代表的感受,冯利青这样说道:“群众是看得起我,才选我;反过来,我当代表,总要对得起他们,对得起良心。”
(内容来源:诸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