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类病人要居家隔离!绍兴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2024-05-01 09:49

来源:

5月正值春夏之交,随着气温升高,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消化道、虫媒等疾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

又恰逢“五一”小长假,外出踏青、郊游增多,人员流动频繁,人群聚集增加,需要注意防范蜱传疾病、登革热、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等疾病。

一、蜱传疾病

进入5月,随着气温上升,市民外出踏青、郊游增多,尤其是“五一”假期期间,很多市民都会选择到户外活动。

但是,广大市民要注意,眼下正值蜱虫活跃期

被蜱虫叮咬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等。

近年来蜱虫叮咬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外出游玩时,尤其前往山区、丘陵等地要特别注意,警惕蜱虫的“袭击”!

防病指引:

1. 野外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驱避剂等,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森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2. 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游玩后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3. 一旦发现蜱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

4.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二、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由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目前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拉圭等国家都已经进入了登革热的流行季节。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五一”假期是出游高峰,在此提醒大家:在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时,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防病指引:

1. 预防登革热,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

2.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 酒店、民宿房间应关好纱门纱窗,房间里可使用蚊香、灭蚊气雾等,尤其注意婴儿床和婴儿车也要装置蚊帐。

4. 旅游返回本地后2周内出现发热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三、手足口病

5月,随着气温上升,手足口病也将进入高发期,根据市疾控中心历年来监测数据显示:每年5-7月份为我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少数患儿可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防病指引:

1. 学校、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同时加强通风、消毒等措施,严把病例痊愈复课证明查验关。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及时洗手。

3. 做好家庭室内外卫生清洁工作,儿童玩具和其他用品的清洗消毒,勤开窗通风,勤晒衣被。

4. 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5-10月份为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月份。5月,随着气温上升,广大市民外出就餐增多,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

防病指引:

1. 注意食品安全。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2.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动植物。

3.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洁净的瓜果蔬菜。

4.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5. 出现腹泻症状时,及时到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就诊。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