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孩子不敢向老师提问怎么办?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2024-04-30 16:30

来源:

郑教授在讲座上。

家长现场提问。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引导广大中小学家长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构建良好亲子关系,4月27日上午,市教育局、市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绍心大讲堂”第一课在绍兴一中举行。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郑日昌受邀来到绍兴,为我市中小学生家长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走出误区,教子成人”的精彩讲座。

郑日昌教授是国内家庭教育界的“大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等,现任教育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首席专家、教育部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首席专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子成才,先要教子成人。讲堂之上,郑教授提出要注重“全人教育”,概括地说,就是注重培养教育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包括开发体能、预防疾病、开发智能、健全人格等等。

郑教授认为,素质教育要从家庭做起。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鼓励表扬为主,立规矩、养习惯,不焦虑、不攀比,身教胜于言教。

如何表扬孩子、批评孩子?“家长要把孩子的优点看成永久性、普遍性的,把他的错误看成暂时的、情境特定的;要懂得发现问题的正面意义,不重结果重过程,夸孩子要具体不要空泛、不要夸大,要及时表扬。批评孩子时要先肯定积极的方面,把批评转换为问题,就事论事不否定整个人,同时提出希望或建议,并且不当众批评,不讽刺挖苦。”他说,家长应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聊天”的能力?

这场讲座有约600名绍兴中小学生家长代表来到现场参与,7000余人观看直播并进行线上互动,网友在线点赞数超10万。

线下联动线上的一对一提问环节成为了本场活动的焦点。活动现场,一位高二学生的妈妈首先提问:“我家孩子在学校学习挺努力的,但是她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近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想办法去引导她多向老师问问题,可她还是不太敢问。请问郑教授,这该怎么办?”

“向他人问问题这事,应该从小培养。虽然高二稍有点晚了,但现在开始锻炼还来得及。”在郑教授看来,从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小学开始,家长就可以在他放学回家后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好事、开心事等,“只要孩子回家张口,不管他讲得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家长都要认真倾听,夸孩子讲得好、很有意思,并接着引导孩子再讲一段。可以和孩子随意聊聊天,问问他在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有没有好朋友?喜欢哪个老师?什么课程?今天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等。慢慢地,孩子讲话就不紧张了。”郑教授说。

郑教授认为,当孩子和家长聊天、提问成了常态后,这样的“常态”可以由父母自然过渡到亲戚、朋友、邻居、老师、同学等。他说:“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都夸他讲得好,那么,孩子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从熟人到陌生人,由人少到人多,从小组讲再到全班讲最后参加全校大会演讲比赛……这个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心理学上称之为‘系统脱敏’。”

郑教授还指出,家长应当重视培养孩子和他人提问、交流的能力,“许多高校招生、单位招聘都需要面试,如果孩子不敢抬头、不敢说话,通常过不了这一关。所以,家长需要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从家庭内部的交流锻炼开始,相信逐渐会有改变。”郑教授说。

如何帮孩子做生涯规划?

“近年来,‘生涯规划’这事备受关注,对此,郑教授您怎么看?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一位高中生家长在现场向郑教授提问。

郑教授说,教育部对学生生涯规划十分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

他认为,生涯规划需要从能力、兴趣、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去考量。“一方面是考量能力,每个人智能是不一样的,有的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比较强,有的数理、言语能力较强;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喜欢干什么。人对于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乐此不疲,能力、兴趣两者结合起来,选一个擅长又喜欢的事就能干得得心应手,进而取得成就。此外,还需要了解孩子的价值观,也就是他想要追求什么?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追求名誉、地位,有的追求金钱,有的希望过得安逸一些、稳定一点,有的喜欢变化、刺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目标、理想综合考量。”郑教授说。

郑教授指出,生涯规划需要从小引导,但在填报升学志愿、毕业求职找工作的时候,家长只能当参谋,千万不要替孩子做主。“报什么专业、考什么大学、将来做什么工作,这些都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可以帮着孩子收集专业对应的收入报酬、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就业率等信息资料。”他说。

孩子成绩退步了,家长怎么做?

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现场咨询:“孩子过去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列,五年级下学期成绩下滑很厉害,学习不自觉,做作业磨磨蹭蹭。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

郑教授认为,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了,得先找原因,了解孩子因为什么退步了。“是因为原来小学一二年级功课容易,现在功课难度加大,他学得吃力了,成绩下来了?或是因为换了老师,新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有了变化,他不适应了?还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他原来很用功,现在学习习惯不好了或是迷上打游戏了?或是社会上受了什么不良影响?总之,需要首先找到原因,再对症下药。”郑教授说。

“在我过去的咨询案例中,有个孩子告诉我,他其实是故意把做作业的时间磨蹭到晚上11点。这个孩子本来晚上8点作业就写完了,写完后想看会电视、打会游戏,结果就被家长批评了;有时候,孩子家长觉得他作业做得快,觉得是因为作业量太少了,就给他加码。为了不挨批,少做额外的作业,他就选择先玩,等家长来催了再做作业。本来是孩子自己要学,结果变成了家长要孩子学。”他说。

郑教授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做作业时掐表计时,如果孩子提早完成作业,那么就允许他干一些他喜欢的事。“比如,他今天提早5分钟,这5分钟就归孩子自己用;明天提早10分钟,就给他10分钟的时间自由支配……慢慢地,引导他把完成作业的时间往前提。这种奖励可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郑教授说,对于低龄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从口头上夸夸孩子或者亲亲、抱抱孩子,抑或是周末带孩子完成一项他感兴趣的活动等。这些务实性的、精神性的、活动性的奖励,对纠正孩子拖拉的不良习惯,都有一定的作用。

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

一位中学生家长在线上提问:“我的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叛逆期,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首先要祝贺这位家长,您的孩子在成长,他长大了。他不对你言听计从了,这说明他的心理在成长。你也得祝贺他,因为他能够独立思考了。”在郑教授看来,孩子进入叛逆期是件好事,家长要积极看待,“一个孩子如果到了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是父母说什么是什么,或是什么事都听别人的,没有主见,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如何改善孩子的逆反心理?郑教授认为,应该加强亲子沟通,家长应当遵循“沟通三原则”,即真诚、通情、尊重。具体来说,就是建议家长多倾听少唠叨,多鼓励少指责,多爱抚少训斥,多提问少说教,多‘自比’少‘他比’。“家长对孩子一定要言传施身教。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你自己先要做到;你讲给孩子听的,你自己得先相信。”郑教授说。

如何批评孩子?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