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古城街头,上百家“宝藏”咖啡馆飘香诱人

2024-04-29 09:38

来源:

如今的绍兴古城内,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或隐匿于幽静的小巷,或坐落于繁华的街角。这些咖啡馆不仅装潢别致,在经营上更是各具特色。从个性化的手冲咖啡到精致的甜点搭配,每一家咖啡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咖啡文化的理解。

经营者出奇招揽生意

坐落于府山脚下的树下咖啡,得名于门口的一排行道树,它与热闹的府山直街只有几步之隔,这里虽然人流量略逊于仓桥直街,但胜在环境清幽,更有老社区的生活气息。

4月26日下午,天气凉爽夹带着丝丝轻风,咖啡馆门口的休闲椅上坐满了相约而来的顾客。店内,咖啡师们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一杯杯咖啡迅速出品。

“到今年5月4日,我们的咖啡馆就满一周年了。”店主赵朱哲说,“营业1年,虽然还没能回本,但生意越来越稳定,主要是回头客带来新顾客,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日常一天能卖出五六十杯,遇上天气好的周末,销售百来杯不成问题。”

树下咖啡落户之前,这里也是咖啡馆,起初生意不错,但随着市场不断内卷,加上疫情,最终无奈关门。赵朱哲接手后,改用木结构暖色调装修,同时打开经营空间,将座椅搬到店外树下,巧妙融合了当下流行的Citywalk(城市漫步)概念,舒适、解压、开放的环境与氛围,加上优质的服务,吸引顾客从打卡到成为常客。

在这里,社交属性尤为突出。店内一块黑板上挂满了顾客的打卡照片。古城气质、社交氛围、创新出品,是这家咖啡店在网络上最为顾客称赞的优点。

在长约1公里的仓桥直街内,“藏”着不下10家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的宝藏咖啡店。位于出口处的“G+coffee”开业两周年之际将迎来“大馆时代”。“目前老店面积仅有25平方米,未来将和新店打通,面积将扩充数倍,同时会增加甜品等供应,不断丰富业态。”店主陈先生介绍,店内主营美式风格咖啡,每一两个月会推出数款季节新品。“像这款季节饮品‘茉莉雪球’,融合了咖啡、茉莉花茶、冰淇淋球,口感丰富。店内主推之一的G+coffee拿铁也很受欢迎。”相比树下咖啡,这里的环境更安静。

如果上述两家咖啡馆在古城内还算是“新人”,那么位于鲁迅故里周边开业3年的“fika+”,算得上是古城独立咖啡馆的“元老”,但店主黑子仍是危机感十足。

“营业状态一年比一年好,但也经历过一天卖一杯的惨淡经营。对咖啡馆而言,每个阶段碰到的问题不同,困境也不同。”黑子说,“肉眼可见,这两年独立咖啡馆爆发式增长,竞争愈发激烈。我们希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开拓合作渠道,进一步提升咖啡店的知名度与销量。”

作为骑行爱好者的黑子最近将骑行生态引入店内,通过与绍兴TREK崔克自行车的合作,为骑行者提供折扣福利。“特殊客群的顾客黏性会更高,随着骑行在绍兴年轻人中不断普及,相信很多骑行爱好者会选择我们成为他们骑行路上的补给站。”

相比连锁店低价促销走量,独立咖啡馆走精品咖啡路线,价格高出不少,记者走访多家店铺发现,单杯售价大多在30元左右。“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口感和体验感确实不是连锁店能比的,在这里能享受和朋友相处的时光。”店内的一位消费者说。

年轻势力开拓新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越城区独立咖啡馆数量在130家以上,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二环以内,一些创意园区中也能看到些许身影。城市引力增强,本地年轻人回归,外地年轻人加盟,年轻势力为古城咖啡馆开拓了空间。

古城内咖啡馆数量在增加,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本地居民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原本喝奶茶的人喝起瑞幸、星巴克,再转而爱上手冲咖啡。咖啡文化在古城内不断推广传播,人们渐渐弱化了奶茶和咖啡的界限,很多咖啡类特调正在变成一种常规饮品。”赵朱哲说,

午后,树下咖啡隔壁小卖部的老大爷拉起二胡,乐声动人心弦。另一侧的拍立得店,则满是“闹哄哄”的年轻人。咖啡店如同一道桥梁,串联起两种生活。“我们的顾客年龄层横跨5岁到80岁,一些来府山早市买菜的老奶奶也是我们的顾客。作为新势力的咖啡,在此与古城的韵味碰撞出火花,这也是吸引我和妻子在此开店的原因之一。”赵朱哲说。

“这些年咖啡尝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调配出适合更多人口味的咖啡。许多年轻人还会在家自己做手冲咖啡,这也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慢慢将喝咖啡作为日常习惯之一。”黑子说。

一缕“咖啡香”,盘活了沉寂的古建筑,激活了古城业态。五一期间,新一季绍兴古城咖啡生活周又将到来,超过30家咖啡店将在柴场弄风越里为大家带来咖啡“盛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