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镜岭水库建设运行中心坚持系统思维,夯实工作责任,紧盯“可研初设完成批复、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移民安置全面启动”的年度目标,高质高效推进镜岭水库工程,努力打造新时代水利建设样板工程、标杆工程、精品工程。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浙江镜岭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镜岭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强化协同联动,保持奋进姿态合力攻坚。充分发挥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提升市镜岭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参谋服务效能,会同35家成员单位锚定目标、同向发力、攻坚克难,高效落实推进。围绕18项前期专题,保持横向协同联动,逐一明确专人全程跟进对接,并会同相关部门组建相应的专题工作小组,制订专题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现已完成专题17项,奋力攻坚最后1项。加强纵向沟通争取,高频次向上汇报,累计派出110批240余人次赴北京主动对接,与水利部、省水利厅建立常态化交流研商机制。同时,继续做优上派下驻机制,赴水利部、水规总院等上级部门挂职3人,商请水规总院下派正高级工程师挂职1人。
二是增强变革意识,善于突破常规全面提速。全力争取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支持,全局谋划,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并联审批,从可研报告审查会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报告用时仅15个月,从发布“禁建令”至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规划报告获批用时仅10个月,屡创我省报部审批水利项目速度纪录。重塑工作流程,创新移民安置前期调查流程,探索县级发布库区控制通告后先行开展摸底调查,实现55天完成土地到村组调查、64天完成房屋人口和工商户调查,“禁建令”发布后仅1个月完成人口、房屋及附属物调查成果公示及复核。先行实施澄潭江上游分洪洞工程,缩短水库主体工程工期8个月以上;在铁路投运前实施完成输水线路下穿金甬铁路工程,避免运行期交叉施工影响,有效节省投资逾3000万元。
三是探索创新渠道,乘势争取要素夯实保障。紧盯政策、抢抓机遇,全力争取国债资金,每天专题研究,每周赴京沟通,实现镜岭水库工程纳入国债补助范畴,下达资金30亿元,成为我省争取国债额度最高项目,达全省总额的13%。同时,争取到省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按核定资本金的30%予以补助。紧抓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窗口期,积极探索水利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促成《绍兴市涉水资产REITs平台构建方案》,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力度。依据政策合理调整用地计划,将水库大坝作为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全力争取先行用地最大化;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将所涉7000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调出红线外,有效解决项目涉及用地量大、永久基本农田多等难题。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