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坚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进出口增速全省第2,出口份额贡献全省第2,进口增速全省第1。服务贸易进出口突破30亿元,增速全省第1,数字服贸进出口突破20亿元,增速全省第2,数字服贸增量全省第1。社零总额增速全省第1,GDP核算指标批发业销售额增速全省第1。
一是增强内外市场联动,澎湃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动能。出海新品牌焕发传统产业新生机。创新打造“纺城绍兴”出海金名片,3月越南首战一举斩获意向订单超4000万美元;持续深化“十业百展千企”拓市攻坚,一季度累计组织69个团组1081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达成意向成交金额约3.64亿美元。出口新爆款展现对外贸易新优势。精心铸造“高质高阶”出口大通道,积极引导本地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出口,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3630.6万元,同比增长1296.3%;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额6.52亿元,同比增长324.19%。进口新战略吸引全球硬核新成果。努力塑造“配置全球”进口桥头堡,全力争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资源进口,一季度电子技术进口额8.4亿元,同比增长2127.2%;电子元件进口额8.2亿元,同比增长3167.9%。
二是推动贸易结构优化,赢得新质生产力发展历史契机。迭代新机制,拓宽发展新路径。聚焦我市块状经济特色,搭建服务贸易“分析+服务”机制,一季度开展政策培训15场,服务企业230家;科学编制全市重点展会目录,新纳入目录展会184个,同比增加18.5%。育优新领域,做强贸易新支撑。推动服务贸易新兴领域高速成长,一季度金融服务进出口增长114.24%,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占比提升至47.8%;实施“墩苗育新”行动,实现全市服贸企业突破850家,加快建设3个省级服贸基地、1个省级数字贸易示范区,以高水平梯度培育推动市场主体枝繁叶茂。强化新业态,助力集群新突破。升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业态发展,全市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5000家。积极争取省级资金,以高质量项目带动跨境贸易扬帆出海。一季度,全市实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平台进出口额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翻2番。
三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筑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外部基础。探索新服务,扎牢稳进新篱笆。健全纺织业预警点功能,助力一季度全市纺织业出口逆势增长12.1%。深化涉外商事调解体系建设,组建完善“服务天团”,一季度受理涉外商事纠纷12起,涉案金额约5600万元,帮助企业挽回损失80余万元。增强新功能,打造合作新高地,探索“两地双园”绍兴模式,海亮(美国)工业园成功获评省级“二类”,同类上榜数全省第3;提升新昌境外合作园能级,引导本土企业并购新质生产力项目,累计并购资金超14.5亿美元,遍布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优化新设计,引领民营新跨越。建强民营跨国培育信息库,摸排行业领头羊、雄鹰企业、隐形冠军等,今年已纳入省级评估平台企业27家。一季度,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及机构19家,总投资4485.9万美元,同比增长57.10%。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