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迭代升级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标志性成果,以“争A档、争前三”为目标,奋力夺取一季度“高分报表”。
一是奋力夺取两项重大工程优秀评价。我市创新深化工作、“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均获“A档”评价,与杭州并列全省第1位。绍兴市作为唯一地市在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例会上作典型发言;市政府主要领导代表绍兴在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推动综合晾晒指标争先进位。细化量化年、季、月目标任务,建立“清单+责任”“提醒+督查”机制,确保综合考核指标争先进位。全力抓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报工作,力争进入全省前列。1-3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73%,全省第2,同比提升0.63个百分点,全省第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55%,提升0.33个百分点。
三是力争科技人才数量保持前列。树牢“大人才观”,探索科技、人才项目共引、共享、共用机制,全力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一季度,申报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数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总数的40.7%。入选省级科技领军人才27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均居全省第三位。
四是实施黄酒产业重大技术攻关。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平台、统一科研”的总体思路,省市联合实施《绍兴黄酒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组建创新联合体,成立浙江传统绍兴黄酒科学研究院,首批编制并发布7个省级重大科技攻关榜单,省市县三级安排财政经费7500万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打造“有品味·无宿醉”的绍兴黄酒地域品牌。
五是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以打造科创走廊2.0版为牵引,高标准推进鉴水、金柯桥、曹娥江、镜湖、滨海五大科技城建设,滚动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和“百项千亿”重点项目,其中16个项目列入省科创强基项目,全省第二多;一季度共完成投资14.61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33.5%,总量全省第一位,完成率全省第二位。积极推进重大实验室建设,省先进微纳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高性能硅材料装备重点实验室、省黄酒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名单,浣江实验室、天姥实验室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绍芯实验室。
六是健全教科人协同机制。召开全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会,落实试验区建设六大协同机制,推进六张工作清单,出台加快“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10条政策(系全省唯一)、试点综合评价办法,建设“三位一体在线”晾晒平台,推动“三位一体”工作专班和科创走廊专班合署办公,探索推进研究院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中试基地、科技人才项目互认等试点,加快构建政策制定、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共享等协同机制。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