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马鞍街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拼出首季“开门红”
最近,一季度各项工业经济数据陆续出炉,柯桥区马鞍街道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3.5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企业用气量909.2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6.38%;用电量137251万度,较去年同期增长17%。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中强劲涌动的新浪潮,马鞍作为柯桥的工业重镇和产业转型升级要地,以自己独特的“打法”在这股新浪潮中展现出澎湃活力。
今年以来,紧扣“高质量建设全国一流产业新城”这一目标,马鞍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聚链成群集群突破、科技“上升力”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努力在柯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展现首位担当。
深入马鞍各地,可以惊喜地看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可喜变化——从传统印染、化纤到新材料,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均展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为马鞍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打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注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引“新”蓄能 新兴产业落地生“金”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浙江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用一根碳纤维,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
“一根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碳纤维,拉伸强度比钢高5倍以上,弹性模量比钢高2倍以上,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如T1000级的高性能碳纤维,编织到一束筷子粗细就能拉动两架C919国产大飞机。”浙江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碳纤维被业界誉为新材料“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战略性新兴材料。今年初,浙江宝旌年产2000吨高性能PAN碳基纤维生产线正式投产,成为国内少数能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国产碳纤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性发展,浙江宝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产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20%,它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25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的企业,2021年被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目前,公司正持续扩大碳纤维产能,现已有4500吨碳纤维产能,今年预计新增3000吨,未来5年内碳纤维产能达到3万吨,巩固企业在风电叶片、预浸料等领域已形成的市场领军地位,并渗透到压力容器、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域。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马鞍街道以高质量项目为突破口,聚焦先进功能新材料“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向“新”发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引擎。
总投资100亿元的浙江日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20吉瓦新能源光伏电池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投产,主要生产当前光伏电池高性能“新秀”——N型TOPCon技术电池片,计划产能10吉瓦,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宇越新材料年产60万吨光学级功能性膜材料制造项目加快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具备投产条件;总投资100亿元的旗滨集团(绍兴)新材料产业园试运行;总投资53亿元的建信佳人再生绿色新材料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碳纤维、新能源、光学膜等新兴产业落子成势,“新”风扑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