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高端人才“创”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4月26日下午,以“新质动能,智创滨海”为主题的2024绍兴滨海新区国际人才产业化项目(春季)路演会在国科生命健康创新园招商中心举行。这也是滨海新区体制机制优化调整后举办的首场路演活动。
在活动现场,普施康、拓松医疗、津镭光电、田十精材等8个国际人才产业化项目负责人逐一上台,向在场的投资机构代表、特邀评委专家等作精彩展示。这些富有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国际人才产业化项目涵盖了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既有前沿科技的探索,也有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来自深圳的田十精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电子级粘合剂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生产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组装及半导体封装领域,多项高端技术产品更是破解了行业“卡脖子”问题。“本次路演活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也为我们对接金融投资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公司创始人徐嘉鹏告诉记者,公司计划在华东地区建设总部,绍兴滨海新区将是主要考虑的落户区域。
上海津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参加路演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光纤光栅和光量子芯片智能化直写设备、光纤传感器应用解决方案的自主设计、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储能、航天航空等尖端科研领域,与滨海新区新质产业的布局十分契合。在活动现场,不少投资机构代表对津镭光电带来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科技含量高、前沿性强,而且带动能力强、产业化前景广阔。”与会代表们踊跃发言,探寻合作空间。
浩澜资本是来自上海的一家专业投资机构,在当天活动现场,多个路演项目吸引了公司合伙人李一峰的关注。“绍兴滨海新区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上的布局与我们十分契合。”李一峰说,目前,公司已与津镭光电、光梓信息开展深入合作,未来期待能与新区更多项目开展合作。
绍兴滨海新区是浙江省首批新区之一,也是绍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桥头堡,拥有绍兴高新区、袍江经开区、绍兴综保区三大国家级平台。此外,滨海新区更是首个聚焦人才管理的改革试验区和人才开放特区。过去一年,试验区迭代升级建设,“产才共兴”人才发展金名片持续擦亮。
近年来,滨海新区经济运行保持稳健突破态势,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4亿元,增长8.2%,增速位居全省七大新区之首;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持续保持考核“第一方阵”;袍江经开区全国排名提升32位;绍兴高新区首次跻身全国80强;绍兴综保区全年实现进出口值171亿元,提前完成“百亿百强”年度目标。
“这是新区的首场项目评审会,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为人才项目和金融投资机构搭建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滨海新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志斌说,另一方面,项目评审会上评审团的意见也将作为人才项目招引的重要依据。“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路演及评审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将项目招引流程化、标准化,为滨海新区引入更多优质人才创业项目提供支撑。”喻志斌说。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绍兴滨海新区人才母基金与梅奥心磁、浩澜资本的签约仪式。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林佳萍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