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人为什么越来越“爱上阅读”?

2024-04-28 08:19

来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这个话题再次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热点。数据显示,2023年仅越城区图书馆就服务读者32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约84%,越来越多的绍兴人“爱上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几本书确实很难,毕竟微信、微博、综艺节目、网游、短视频、直播间的诱惑力太大,传统纸质读物的不受宠也在情理之中,这从当前的报刊发行量不断萎缩的现状中便可见一斑。然而,阅读群体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断崖式缩减,反而逆势增长几近翻倍,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全民阅读这件事,原来读者并没有走远,变化的只是阅读的方式,不变的是阅读的初心。

为什么绍兴人会越来越热爱阅读?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借阅的便利性激发了广泛的阅读兴趣。近年来,随着“书香绍兴”建设的不断深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逐渐成形,城市书房遍地开花,农村书屋从无到有,越城区范围内即已有15家镇街图书分馆、13家城市书房、4家农村书屋,像树兰书房宝业四季园馆为了方便小区居民阅读,实行24小时开放,打造阅读“不打烊”样板。从单点借阅到多点阅读,从工作日借阅到全天候阅读,从图书馆借阅到家门口阅读,公共图书资源与读者的距离在缩短,阅读的便利性在增强,许多人已将晚上散步+阅读作为日常行为习惯。

其二,阅读的多样性引流了新的读者群体。纸质图书没有没落,电子读物强势崛起,看书还是刷屏都是阅读的方式,完全由读者按需选择。据统计,越城区图书馆数字资源读者2023年的总访问量达72.27万人次,月访问量在6万人次以上。当然,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还有一些读者通过手机读书软件在看电子书,这个散客化的读者人数未必会少于官方数字资源访问量。由此可见,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读者一直都在增加,知识从来不曾贬值。

其三,场景的兼容性升级了文化消费需求。阅读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不仅要有好书,也要有好茶好空间,如今的书店早已走上文化融合之路,注重场景营造,加大硬件投入,提升文创含量,打造茶饮空间,“图书+咖啡”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图书+景观”释放了更多的文旅价值。今年春,全国知名的先锋书店在柯桥鉴湖畔叶家堰居的一个小岛上开了一家书店,这个废弃的水厂取水口自带浓厚的工业风与高颜值,成为游客和读者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网红村坡塘云松的树兰书屋坐落在绿水青山间,孙端安桥头的大众书局离鲁迅外婆家一步之遥,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农村书屋既有含氧量,又有景观性,更具文化味,环境引流让阅读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的享受。

阅读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你不能强迫别人去阅读,就像别人无权要求你看什么读什么一样。但我们可以营造足够丰富的氛围感,创造更为便利的借阅圈,提供更有亲和力的轻阅读,举办名家大咖引流的品读会,成立各种组织把阅读者团结在一起,从而感召更多的潜在读者加入阅读行列,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在古城的街头沐浴阵阵书香。

把阅读当成一种修为,把阅读视为一次养心,焦虑和浮躁也就渐行渐远。爱上阅读,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钱科峰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