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吴可蒙
本报讯 如今,既宽敞又设施齐全的农村文化礼堂,正成为鉴湖街道年轻人举办婚礼的首选场地。近日,记者在丰乐村走访了解到,为在乡村文化礼堂办一场婚礼,村民提前半年就开始预定。家门口的婚礼,热闹了整个村子,也见证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婚礼主舞台怎么搭比较好,桌子怎么摆更合理,前不久,在鉴湖街道丰乐村,村民陈美英忙着准备儿子下月初即将举办的婚礼。陈美英的儿子婚期敲定后,一家人决定在村里办婚宴。“我提前半年跟村里预定了场地,否则不一定排得上。今年是结婚大年,村里的文化礼堂场地大,想办酒席的人抢着订。”
“把婚礼定在村里,长辈们行动比较方便,而且,大酒店办的喜宴,村里的老人还不一定吃得习惯。”陈美英说,更重要的是,乡村婚礼能够体现风俗文化,特别是在接亲送亲环节上,有许多习俗,比如家里要准备松树、柏树小树苗,寓意长青;带上“新郎柴”,寓意薪火相传。
“在这里办一场婚礼,相较于城里动辄几十万元起步的包厢费,性价比太高了。”今年2月底,丰乐村村民王铭刚刚办过婚礼,西式的布置和承载乡愁记忆的文化礼堂碰撞出了别样火花,简单温馨的场景让在场的亲朋好友赞不绝口。
王铭是绍兴市职教中心的教师,他说,文化礼堂宽敞实用,硬件设施齐全,再请婚庆团队布置一下场地,不比酒店差。一桌饭菜2000多元,菜品可以安排得比酒店普通喜宴更好,经济划算。
“如今的年轻人,不像之前讲究排场,一味攀比,更追求个性化和实用性。在村里办婚礼,正成为乡村青年的新潮流。”王铭说。
丰乐村党委书记贺永林说,多年来,村里一直在倡导移风易俗,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经常通过村里的电子屏幕宣传,提倡绿色婚礼,减少铺张浪费。慢慢地,在村里办一场更具性价比的婚礼,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识。
村干部娄彩芬说,便捷实惠是乡村文化礼堂婚礼的最大优势。“平均来算,2000元左右一桌已经吃得很好了,与在星级酒店宴请相比,乡村喜宴每桌能省下大半费用,还能感受更多的乡情。”
丰乐村文化礼堂空间比较大,有700多平方米,最多可容纳30多桌,基本能满足村民办婚宴的需求。场地费一次800元,主要用于水电费、保洁费的支出。村民大多提前半年来约,有时两三户人家撞在一起,没订到文化礼堂的人家就在附近搭个棚办。今年已经有两三户人家办过婚宴酒席。现在预定排队要办酒席的已有10多户。
另外,记者从鉴湖街道南池村了解到,今年已经有四五户人家在村里办过婚礼,移风易俗成效明显。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闾高桥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