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周可阳 文/摄
近日,记者在仓桥直街一带看到,两位园林养护工人手持锥形工具,在行道树根部附近戳刺出数个小洞,倒入事先调配好的药液,最后进行覆土。这在做什么?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越城区主城区行道树病虫害防治新手段——灌根。
相较于喷洒、挂袋等常规防治手段,老城区的行道树为何采用灌根的方式?越城区公用集团下属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丁燕飞向记者解释,老城区的行道树大多树龄较久,如法国梧桐、黄山栾树、榉树等树木,经过多年生长,根系发达、树叶繁茂,常规喷洒方式一方面存在实施难度,一方面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022年开始,公司开始在区内部分路段试点试验灌根防治,效果不错,2023年起全面推广,如今越城区主城区、高新区各路段,凡是树龄较久、较高大的行道树与乔木,基本都用上了灌根防治手段。
“灌根作为一种直接将药液灌入树木根部的防治方法,能够更好地渗透到树木的根系中,从而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古城内的树木大多比较高大,灌根相对其他手段吸收更好,药剂在土壤里不容易被淋溶,也不像喷洒过程中会出现飘移和挥发情况,药液利用率较高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药液配比适当的情况下一次灌根药效能维持6个月左右,更为持久。”丁燕飞告诉记者,灌根手段不仅能杀死成虫,对虫卵杀灭也很有成效。我们一般选择在雨天施药,可利用雨水带动药水,促进药剂在土壤中扩散,增加植物对药剂的吸收速度,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
春季是植物病虫害易发、高发期,更是防治的“黄金期”。从4月开始,越城区本年度春季行道树、乔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目前越城主城区行道树和绿化带的灌根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为包含法国梧桐、香樟、黄山栾树、重阳木在内的10584棵行道树,以及樱花、红枫,紫薇、红叶李、海棠等在内的6725棵公园乔木进行灌根防治。下阶段,相关部门将持续跟进区内行道树、乔木防治情况,对发现的病虫害及时处理,并加强树木的养护和管理,以确保绿化植被健康生长,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闾高桥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