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法庭的执行法官,这笔执行款才能到得这么快!”日前,在越城法院执行干警盛炯的协助下,80多岁的王老太顺利了结一笔60余万元的拆迁安置款。当天,王老太分家析产纠纷案件的判决书刚一生效,法院通过执前督促程序,“协助执行通知书”马上送到了协助单位,王老太的执行款实现直接兑付。
执行“兑现”30天到1天
一个案件,一个流程,“立审执”一体化发力,实现群众纠纷官司“一件事”速办,王老太的这笔拆迁安置款“兑付”,成为越城法院积极推进执源治理,提高矛盾纠纷解决效率效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80多岁的王老太与配偶梁某(2022年已过世)育有五个子女,上世纪90年代梁某名下有一处8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二儿子以户主名义申请建房,拆除了原占地房屋并建造了120多平方米的两间三层楼房。去年,该处房屋涉及拆迁,二儿子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安置协议,并得到一笔安置补偿款。为此,王老太认为这笔补偿款自己也有份,便向越城法院提出诉请,要求依法析产分割相应房屋及附属建筑的拆迁利益。
今年3月12日,越城法院袍江法庭通过审理,判决认定王老太享有60余万元拆迁安置款,并要求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付清。
案件虽已审结,但如何快速将胜诉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如何让胜诉人感受到“及时”的公平正义?越城法院坚持关口前移,加大诉前、诉中保全力度,为案件顺利执行“上保险”。袍江法庭庭长张爱萍说,在高老太案件审理前,他们在诉前阶段便将视线从“案子能否结案”转向“当事人的纠纷有没有实际解决”,向原告提出了诉前保全建议。这样,原本经过“30天履行期”后才可以申请执行的案子,无需经历“执行程序”,就解决了款项兑付“一件事”,从案件生效到款项到位仅花了一天时间,手续办理至少提前一个月。
为群众“一件事”找出路
“立审执”一体化,是通过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推动司法服务从“分散式”向“一站式”转型,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5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对全市法院“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进行全盘部署。今年3月越城区人民法院在统一管理基础上,决定在基层法庭开展立调审执“一体化”,办好老百姓“一件事”。
为推动袍江法庭“一体化”模式落实,4月1日起,越城法院两名执行员入驻袍江法庭办案。以“一个流程”“一个案件”理念推动完善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机制,越城法院配齐配强执行力量入驻派出法庭,每个法庭通过组建“员额法官+法官助理+执行员+驻庭调解员+书记员”11人团队,推进群众“一件事”执源治理快速解决。
立案环节,基层法庭直接受理案件,开展诉前调解;审判环节,综合考虑执行,从有利于案件执行角度出发依法裁判;执行环节,由基层法庭对辖区案件负责督促执行,从根本上方便群众诉讼,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秉持“立调审执”各关节“能优化则优化、能靠前则靠前、能兼顾则兼顾”的合作理念,越城法院通过精细团队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深挖数字系统优势等方式,实现立案、保全、调解、庭审、执行等全链条在线办理,高效解纷。
“法庭有了‘一条龙’团队,解决群众‘一件事’,以后就可以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执行。”越城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该院新收执行案件由去年同期1254件减少至947件,同比减少24.5%,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降至57.08%,执源治理成效初显。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闾高桥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