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民营经济比重大,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跃。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增值式”政务服务改革,正是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眼下,全国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你追我赶,绍兴决心下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先手棋”,塑造发展新优势。而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上线下高效运行,构建的是一种为企服务的新生态。
多年攻坚,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政府管理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骨头”已经被啃下,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增值式”政务服务改革,怎样做才能真正增值,这个“值”怎么衡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如何更好地实现集成化服务、一站式解决?
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高效系统协同,在越城区政协委员崔继平看来,小切口的背后,数字化是破题的关键。“要深化数字转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率,如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加速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系统、跨业务的系统性变革。”崔继平说。
人才发展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心,是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衍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市政协委员林作溪建议,在人才服务领域,可推动人才认定、住房安居、子女就学、居留落户、资金补助等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推动经营主体招工、员工培训、社保办理、职称评聘、劳动纠纷解决、退休办理等服务集成优化,实现人才服务全周期、全链条精准供给。
中介服务机构一直是管理的盲区,存在着服务事项不清、服务收费不明、市场竞争不够等问题。市政协委员顾洁萍提出,要加强中介机构监管,进一步规范中介执业行为,降低服务收费,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壮大各类优质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形成“诚信守信、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收费合理、服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聚焦企业。市政协委员陈骋认为,政府部门要更加主动、更为精准地知晓企业的痛点、难点,做强一站集成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不仅要“人无我有”,设计全新的服务,也要“人有我优”,不断迭代优化现有服务,让企业有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