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最旺小龙虾季”,近日,在嵊州市崇仁镇莲珍家庭农场的龙虾基地,养殖户卜红生提起地笼,只见个头硕大、通体黑红的小龙虾倾泻而下,瞬间装满了一筐。“这几天已经快到旺季了,收益相当可观!”卜红生乐呵呵地说。据了解,在“稻虾共生”模式下,他承包的100亩水稻田实现了多重收益。
“稻虾共生”,亩产收益大增
2019年,厨师出身的卜红生看中了小龙虾的商机,在嵊州市崇仁镇袁家岙承包了53亩土地,随后投放了价值5万元的小龙虾种苗,开始在水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去年,我又承包了近50亩水稻田,现在基地每天能出70斤左右的小龙虾苗,销往各大养殖基地。”卜红生说,近年来,小龙虾一直自我繁育,产量也逐年攀升,预计今年小龙虾亩产可达350斤左右,实现了虾苗和小龙虾产量的双增长。
一般最后一批小龙虾收网后,许多养殖户便开启了农闲模式,卜红生却又转身投入下一阶段。“到6月28日,开始播种晚稻。”卜红生介绍,小龙虾的前期加入,给稻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小龙虾长大要脱壳10多次,壳、排泄物都是禾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还能吃掉害虫,连农药都省了。因此相较于只种单季稻,前期还要花费不少钱购买除草剂、农药,小龙虾的加入,不仅能清理杂草害虫,每亩地能节约450元左右的农资成本,还能施肥加料,供应真正的无公害稻米,且大大提升平均亩产量。
如今,卜红生的百亩稻田在小龙虾加持下,实现了亩产收益从2000元到20000元的飞跃。
垂钓小龙虾,带火亲子游
记者看到,基地门口摆放着三大捆细长的竹竿和数个网兜,竹竿上缠绕着五颜六色的浮标。“这一批都是自制的钓竿,用来钓小龙虾。”卜红生告诉记者,每逢5月的周末,前来基地钓小龙虾的市民络绎不绝,尤其是亲子游,场景还很火爆。
今年,他特意准备了300多根钓竿应对客流。“一个月下来能接待七八百号人,去年100多根钓竿根本不够用。”卜红生介绍,今年他所养殖的小龙虾以每斤40元的价格售卖,到了垂钓季,便会推行“门票+”模式,效果不错。“10元的进场费,不限时间,钓上来可以自己挑,30元一斤。”卜红生说,小龙虾养殖和垂钓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很受欢迎,是不少家庭周末的亲子游项目。
“很好玩!而且小龙虾品质相当不错。”慕名而来的游客程女士说,带上小孩或三五好友围着稻田,体验一把垂钓乐趣,有滋有味。
农业创新,越来越多人加入
卜红生的“稻虾共生”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案例,远在长乐镇的费文校也瞄准了这条赛道。
今年年初,费文校在长乐镇也承包了200多亩农田,用来试验“稻虾共生”养殖模式。费文校告诉记者,许多农户习惯种植单季稻,一年下来要“荒”很长时间,加上田地高高低低,还不好打理。
费文校在稻田投放了6000斤龙虾苗。“这样一来,农田不再空闲,收益也能翻倍。”费文校说,他还从盱眙请来养殖专家指导,争取第一年小龙虾的亩产量就达到300斤。
近年来,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种养模式,不仅吸引周边农户前来学习,同时还能激发乡村旅游的活力,开辟乡村产业致富新天地。”嵊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马冰雪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