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读”书和“刷”屏,不可偏废

2024-04-21 07:36

来源:

最近,有学者发出“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灵魂拷问,这不仅引起人们对新时期图书馆本质功能的探寻,而且唤醒我们对要“读”书还是要“刷”屏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图书馆为“藏书”而生,其本质功能在于促进社会阅读。全社会需要图书馆就犹如我们需要食堂一样,食堂满足物质需求,而图书馆满足精神需要。在旧社会,书籍较珍贵,藏书、读书是少数“上层人”之事;然而时过境迁,书籍唾手可得,“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之问,其暗含的逻辑是我们现在获取信息和知识如此方便、“刷”屏如此之快,还要辛辛苦苦到图书馆做什么?这个问题或多或少困扰着我们。其实,“读”书和“刷”屏,两者不可偏废。

从双手“捧读”到用指尖“刷”屏,科技进步给我们阅读带来极大便利和更高效率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进而深刻影响我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现在,我们的普遍感受是,不管是偏学术还是偏生活,也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音视频,似乎是你“喜欢”什么它就推荐什么,你“逗留”时间一长,下一秒它就会给你推荐更多的相关内容,总有“正中下怀”之感。这样一方面给我们获取某类知识以及相关“外围”知识提供了便利,因而对扩大知识“半径”和“同心圆”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片断式、碎片化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虽能启发心智和思考,但终不及书本的系统论述。因此,我们读书既需要泛“览”,扩大知识面,又需要精“读”,作深入研究,两者不可偏废。

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都要靠人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它们的组合和化学反应。当前,通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Sora为代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互动,“敦促”着人类提升创造力。

无论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还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人工智能,都需要创新文化的培育发展和劳动者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文化是创造力的源泉和基石。文化创造力是劳动者区别于计算机的基础能力。“读”书和“刷”屏都是为了知识创造、促进知识螺旋上升,从而提升人们的文化创造力。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头盔式视频眼镜等载体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刷”屏时代的到来,从而提高了“读”书的效率。而与此同时要认识到,我们既要充分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红利”,促进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生产发展,又要防止沉溺于“刷”屏,做到趋利避害。图书馆应该契合科技发展,让人们既“刷”屏又读书,在促进阅读中起到倡导推动作用。

科技只是延伸了人的双手、延展了人的大脑,帮助把人脑的创造力转化为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不断“督促”人类进步,促进人机协作。未来将是人机共读和协作的时代。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肺,书籍就是人们呼吸的新鲜空气。它让我们的心脏持续跳动,让我们的头脑充满想象,让我们永葆希望之光。因此,人类永远需要图书馆。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吴才唤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