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柯岩云骨上 写的是啥?

2024-04-19 17:24

来源:

绍兴柯岩风景区内有一奇石,高峻挺拔,那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石”的云骨。云骨奇石,历代被誉为“石魂”“绝胜”,在其顶端镌刻有隶书“云骨”两字,左边另有小字。那么,这些文字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初的柯岩云骨,周围还是一片农田。(照片采撷自《绍兴旧影》)

A

摩崖揭示

柯岩采石历史

云骨是柯岩风景区标志性景观,高31米,底围4米,从平地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又宛若一炷烟霭袅袅升空,故别称“炉柱晴烟”。岩顶还有一棵古柏,葱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有“千年老勿大”之说。而云骨最吸人眼球的,当数岩石顶端镌刻着的摩崖题刻。

隶书“云骨”两字,字径高1.17米、宽0.93米。左边跋语为楷书,分五竖行排列,文曰:“太初孕,赤乌辟,削峻铲阜磐石竭。不受秦鞭,足当米笏。踡嵼指翠微,烟煴覆原隰。毋论山之精,气之核,吾直字之以‘云骨’。光绪二年,瘦生铭,歗梅书。”

从云骨摩崖题刻可知,“太初”是汉武帝年号,“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年号。其大致内容是说,柯山石适合开采,确切时间可推算出在汉武帝太初年间开宕,而至三国东吴赤乌时期,该采石场云骨奇石已经基本形成,后经历代能工巧匠不断开凿,鬼斧神工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等景观。清光绪二年(1876),有民间人士在柯岩云骨上以行楷小字题写了题记。

B

云骨石刻书写者是谁?

云骨上的摩崖题刻,字体刚劲,灵秀洒脱,突显出风骨和力量,为奇石画龙点睛,形神兼备,在天地间构成一种传统山水画的完美意境。那么,人头攒动的柯岩风景区,游客们是否对云骨上的摩崖题刻感兴趣,又有谁会关注“瘦生铭,歗梅书”这个落款呢?

据《绍兴村落文化全书·柯岩卷》记载,文史爱好者莫伯林经过调查,写出《云骨石刻撰稿人沈孳梅》一文,介绍柯岩云骨的铭文撰拟者“瘦生”,即清朝柯山乡间学者沈孳梅的字,并且列出其生平简介,“沈孳梅,字瘦生,慷慨正直,曾出仕为官,任司马之职,但时间不长,后以教化乡人而终一生,与当时名士沈宝森、赵炳瑾、李慈铭、沈成烈(字啸梅)等交往甚密”。而另一位学者单建新则在《湖南山三景》中指出:“柯岩《云骨题记》的铭文书写者叫沈成烈,清代人,曾任庶常之职。古代‘欠’作‘口’用,书法家视‘歗’‘啸’互通,因此‘歗梅’其实就是‘啸梅’,只不过‘啸梅’应是沈成烈的号而不是字。”由此得知,柯岩云骨上的摩崖题刻,其实分属撰拟者沈孳梅和书写者沈成烈两个人。

君澜·绍兴鉴湖大酒店内的仿柯岩云骨摩崖题刻。(顾鹏程 摄)

而有关沈成烈的籍贯坊间也曾出现过一些争议。根据民国《萧山县志稿·选举》载:“沈成烈,字尹言,号啸梅,清道光戊子(1828)生,咸丰己未(1859)恩科乡试中第66名举人,同治乙丑(1865)恩科会试进士,晚清翰林。萧山瓜沥镇长巷村人,为越中历代画人,传作山阴人。”清同治己巳年(1869),沈成烈曾为萧山瓜沥白龙寺重建题写碑记和寺额。因此,在2019年9月由萧山博物馆编辑出版的《清代以来萧山的书画名家》中,已把沈成烈列为萧山籍人士。为此,萧山博物馆原馆长施加农还证言,一柱擎天的柯岩云骨屹立在柯桥区地界,但摩崖书写者应归萧山人之功。沈成烈祖父沈惟善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自萧山庄里村迁居山阴湖鼎村(今柯桥区安昌街道九鼎村)。湖鼎村地处萧绍边界,紧邻瓜沥,沈成烈虽也跟随迁居,但其户籍、学籍仍保留在萧山,乡试时仍系“萧山县学附生,民籍”,此后之科名仕宦自然也应记载在萧山。

C

景区将增加多维介绍

“平地上怎么会突兀起一块巨石?”“云骨是古代石匠采石的度量标尺吗?”“云骨上为何还有一个个錾子凿过的细小洞眼?”“能否增加摩崖题刻放大版的文字介绍?”“云骨顶上长在石头缝里的真的是一棵千年古柏吗?”“云骨有没有风化和坍塌的风险?”……游客们一个个光怪陆离待解的疑问,一般性的景区介绍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

我市文史专家吴子能认为,熟悉风景里也会碰到陌生事。文物或名胜古迹的保护,硬件设施是一个方面,众人对其了解程度和保护意识也很重要,绍兴市民对研究乡土风情的兴趣浓厚,其中不乏一些致力于挖掘、记录和保护越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文史爱好者,希望景区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

笔者将建议转达给了柯岩风景区总经理助理于海丽,她表示,非常感谢游客们对景区的关心,景区平时也在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也一直在与文保部门对接相关事宜,云骨上的文史内容,他们将通过增设二维码,丰富信息容量,开启立体解读的方式,以带给游客更多精彩、新颖的体验。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顾鹏程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