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当前,滨海新区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努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平台争先、片区开发、改革创新、民生保障“六大攻坚行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专版今起开设“敢为善为 图强争先 全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专栏,展示滨海新区比学赶超、实干担当、争先奋进的新作为、新举措。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全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了“项目为王”的号角。
大项目、好项目从哪儿来?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围着项目干”,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大力推动招商工作。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滨海新区共招引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达754.8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重大外资项目1个,交出了首季“开门红”的喜人成绩单。
招什么:“新”中有“谱”
作为浙江省大湾区“七大新区”之一,滨海新区是绍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桥头堡,是一个在奋进中崛起的高能级平台。
怎样的项目才是滨海新区需要的?
纵观滨海新区一季度招引的21个产业项目,大多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也显现出滨海新区清晰的发展思路——向“新”而行,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也是其招商重点。总投资105亿元的星耀46系锂电池项目是今年新招引的百亿级项目,而在此之前,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已先行落地,并成长为滨海新区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另一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烯谷(绍兴)石墨烯全球原创硬科技产业项目,则是滨海新区布局大健康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新区还通过梳理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制定产业图谱,将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结构、关键企业及其相互联系可视化展现。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图谱已初步完成编制,半导体招商图谱2.0版正在重新梳理。此外,新能源、高端装备、锂电池、光伏等产业也已启动相应产业图谱编制,助力招商人员按图索骥,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
去哪招:“内外兼修”
好项目不会主动送上门,招商引资不能守株待兔。必须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主动走出去。
开年以来,滨海新区招商人员就以“争”的意识、“抢”的斗志全力加快重大项目招引,赶赴全国各地“叩门招商”。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新区重点在谈项目达65个,预期总投资1480.5亿元。
吸引优质外资是招大引强的重要方面。年初,滨海新区通过以商招商成功引入总投资5500万欧元的法国赛博商用电器项目。“作为国际高端装备类细分行业头部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引入将使滨海新区形成商用电器供应链,并产生集聚效应,未来与苏泊尔小家电产业‘同频共振’,实现资源共享及协同发展。”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挖内生项目是招大引强的另一重要方面。今年滨海新区新招引的产业项目中就有不少内生项目。如“金江机械”就是在滨海新区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去年销售额突破2.8亿元,今年计划拿地30余亩扩大产能。
怎么招:“快工细活”
招商引资,本质上就是“经营城市”。企业要做出投资决策,必定会综合考虑资源、区位、市场、人才、政策等多种因素。
为此,滨海新区在加快提升前端招商引资队伍专业能力的同时,汇集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大全域统筹力度,以政策统筹为重点,以项目统筹为主线,以要素统筹为支撑,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条心”全员抓、“一盘棋”统筹抓的体制机制。
用“快工细活”来形容滨海新区的营商环境毫不为过。滨海新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并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带方案出让”等产业项目政策体系,既着眼大局,又立足重点,有力贯通了产业项目落地的各个环节。总投资10亿元的邦顺制药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于今年2月底开始接洽,3月就完成了看地签约,跑出了滨海新区的招商新速度。
不久前,滨海新区一次迎来了7批客人,他们都因新区新引入项目——金石(华东)增材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而来。金石项目总投资50亿元,计划打造齿科、骨科等医用3D打印超级工厂。“来的都是金石的上下游企业,他们实地踏看后投资热情高涨。”滨海新区招商人员介绍。
“引来一个,带来一串”的背后,是新区营商环境2.0到3.0的转变——即从原先的帮办式“店小二”服务,进阶到如今的“换位思考式”“共情式”服务,真正为项目落地赋能,为企业发展助力。
未来,滨海新区必将以高质量项目大突破讲好高质量发展硬道理,为“五创四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注入强劲动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林佳萍 编辑:孟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