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体分析室、合成分析室、气相分析室……日前,记者走进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总部,几十位研究人员穿着白大褂往来穿梭在各分析室之间,屏幕上,一行行检测数据飞速跳动着。“目前,我们有10余个创新药(械)项目正在研发,超一半项目是自主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成立于1990年的京新药业,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企业,多年来,公司聚焦成品药、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三大业务板块,一步一个脚印,以“创新”为舵,以“研发”为帆,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发展的新路子。
走创新发展之路,离不开雄厚资金、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为此,在自身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公司开始积极谋划进军资本市场。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并将募集资金投入制剂研发、医疗器械开发、创新药研发等方向。
“我来给大家讲几个数据。”谈起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京新药业董事会秘书洪赟飞打开了话匣子。“近几年,我们在新昌、杭州、上海等地均设立了研发基地,研发技术人员维持在900人左右,硕博士占比在30%左右,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以上,累计拥有专利技术共209项。”洪赟飞说,正是这种专注创新的态度,让京新药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京新药业1类创新药京诺宁®地达西尼胶囊隆重首发。这一产品,凝结了公司14年的心血,既是公司首个创新药,也打破了国内16年来没有治疗失眠的创新药上市的局面,助推公司成为国内精神神经领域领先者。
“目前,我们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领域。”洪赟飞说,公司还会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对研发方向进行评估和调整,每个月,公司都会召开一次选题会,开展深入交流。对于现有产品,也会针对市场反馈进行改进和调整,如针对地达西尼,当前正对剂型进行研究。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还将产业延伸到国外,与美国、英国、韩国、以色列等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资产规模达到79.87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5.79%,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和“中国化学制药企业百强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主业,完善几大板块现有的布局和规模,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同时,继续加强创新药的研发,构建更全面的产品管线。”洪赟飞说,精心守护健康,创新引领发展,京新药业将始终牢记使命,聚焦差异化和临床价值,为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京新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