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母亲百岁感言

2024-04-14 08:13

来源:

母亲100岁了,这既是她老人家自己的福分,也是我们晚辈的莫大荣幸。

母亲出生在会稽山麓西部的一个山村,一股清澈的山泉穿村而过,之后流入鉴湖水域,是大家公认的鉴湖源头。

母亲二十出头嫁到叶家,一辈子勤俭持家,茹苦含辛。

那年代,种稻米的吃不饱饭,产菜油的沾不到油。我家最多时9张嘴吃饭,一年到头的小菜就是饭架上蒸的腌菜、南瓜、萝卜等。记忆最深的是每当青黄不接之季,母亲总是掂量着仅有的那点米还能过几日。为此,母亲整年都在盘算如何省吃,不经意地形成了三条节粮法则:农闲吃粥吃米糊,多加青菜;煮饭加萝卜丝或大麦片;按1:5用米向居民户换蕃薯用来果腹。

人们谈论生活常以酸甜苦辣来形容,母亲则是“三多一少”,即酸、苦、辣多,甜少。当然,这绝不是子女的荣耀,而是我们对母亲的一种愧歉。

母亲生养了我们6个兄弟姐妹,为之付出的大爱,稽山作笔鉴水为墨,亦难以一一述尽。

曾记得,背着母亲缝制的书包,我跨进了小学课堂。那天母亲还特地给我煮了一个鸡蛋,寓意让我多长记性。母亲用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起早摸黑挑花边赚来的辛苦钱给我缴学费。高中住校时,母亲常常来回步行3小时给我送来一大杯腌菜。上大学了,母亲冒严寒顶酷暑到火车站送我远行。每当列车启动的那一刻,母亲的目光依然紧盯着车窗内的我,那眼神是对儿子的无限希望。

母亲也是一位严母。幼时的一些“清规戒律”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想改都难。母亲常说,吃饭坐着不能摇脚,掉在桌上的饭粒不能抹到地上;好菜要放在客人面前,让客人先吃多吃;夹菜时不能翻动整碗菜,要从上面吃下去;饭后要把碗拿到灶头浸在水里,这样容易洗净。又如走路,母亲说脚后跟不要拖地,后跟拖地不仅难看且鞋跟磨损厉害;刚吃完饭不能跑来跑去,不然要肚子疼。至于抽烟喝酒,母亲更是“零容忍”。

我深深地感悟到,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难怪古今中外留有无数脍炙人口的绝美佳句。《诗经》有一首《凯风》,全篇赞美母爱,诗中“凯风”是夏天暖和的风,用来比喻母亲对子女温暖的爱。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亲百岁大寿,是我们家族的喜事,为此我撰写了长篇自传体散记《在母亲的怀抱里》,拙作7章168篇20万字。书中以母亲为主角,笔记了关于父母的点点滴滴。

书稿写了半年之久。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我完成了书稿的最后一行。此时此刻,思绪纷飞,感慨良多。

我想,清楚知晓父母的过去,是子女的一种责任。了解父母付出的辛劳,付出的爱,感恩父母才能成为子女的自觉行动。

我又想,一个人可以忘记过去,但是决不能忘记家。家是爱的港湾,情的集结,力的源泉。记住了家,就记住了父母的生养之恩,记住了同胞的手足之深情,记住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还想,人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父母给子女的最大财富,不是千金万银,而是言传身教,这才是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叶炎阳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