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程村位于杨汛桥西片,村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户630户,在册户籍人数2610人,暂住人口1600余人。近年来,该村坚持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善治、善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营造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扫黄打非”护净土
激浊扬清促文明
“坚持‘扫黄打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参与‘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环境”……走在和门程村内,大大小小内容涉及“扫黄打非”、移风易俗等的标语随处可见,让人入脑又入心。
近年来,和门程村持续清理涉“黄”涉“非”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该村将“扫黄打非”融入基层网格化治理,组建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下属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又协调联动,通过深入推进“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五大行动,确保监管查办全覆盖、无死角。
“莲花落《年年高》不错的,不过大爷大妈,盗版的书籍、光盘可买不得”……近日,兼职“扫黄打非”队伍里的洪水苹利用饭后闲暇时间,和广场上散步的老人们“唠嗑”拉家常,用大家最能接受的语言“送学上门”。目前在和门程村,除兼职“扫黄打非”队伍外,还有专职“扫黄打非”队伍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一个个“千里眼、顺风耳”,构成“扫黄打非”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打通工作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少儿“同心护苗”画展、“扫黄打非”地方曲艺宣传专题演出……和门程村村委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倡新风、树正气,宣传正能量。“将‘扫黄打非’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中,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该村党委书记胡利土说。
据介绍,和门程村已于2020年7月创建成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村,2021年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标兵。
“博爱家园”亮点频出
助力乡村振兴
“大妈,我来给你量血压了。”丁菊花是和门程村的一位低保独居老人,她的孩子常年在外,老人岁数大了,有个腰酸病痛往往不能及时就医。好在社区医生陈月英成了她的“私人医生”,隔三差五上门为老人测血糖、量血压、眼部检查等等。
自2019年和门程村红十字“博爱家园”成立以来,此类“博爱送健康”活动已开展11次,受益人数达1861人次。
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和门程村生根发芽。记者了解到,“博爱家园”是红十字会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人道服务、人道救助、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服务阵地和平台。和门程村红十字“博爱家园”积极发挥服务站“宣传教育、服务管理、培训演练、指导监督、筹资救助、动员招募”六大功能,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村社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村委出资购置了AED、轮椅、医药箱等物品,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自2019年以来,和门程村积极配合区红十字会定期开展救护技能普及培训,来自柯桥区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讲师通过图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为学员们进行讲解,多名学员顺利地通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考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像这样的培训,目前已开展了25场。
在“博爱家园”内,还有一支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平日里,志愿者们在“博爱家园”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理发、推拿、剪指甲等免费服务,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助老、助学等红十字志愿服务和帮扶活动,倡导志愿服务和文明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梁玮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