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夜校潮”背后的青春独白

2024-04-12 21:05

来源:


教师展示咖啡制作。

曾经,夜校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作为工人、农民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地方,如今上夜校却成了都市白领的新兴生活方式落脚点。眼下,青年夜校热潮也涌入绍兴,价格亲民、内容丰富、时间灵活的夜校课程,年轻人直呼“真香”。那么,青年夜校为何这么火?当代年轻人对于夜间文化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他们对青年夜学这种状态又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

花小钱富养自己?

商业机构里的古琴、街舞、健身、插花等培训课,每堂课的平均价格都在100元以上,一学期下来,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这让刚走入职场、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茶道、花艺、击剑、红酒品鉴……这些印象中精英社群的课程,全都被500元10节课的夜校轻松平替了。当有人还在省吃俭用供养私教年卡、瑜伽和普拉提课时,第一次上夜校的年轻人,开始花小钱富养自己。

“长期以来,都是青少年艺术培训火热,而面向中青年的艺术教育,不仅课程少、价格高,培训质量也没有保障。”团绍兴市委的相关负责人坦言,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夜校,因为它由政府组织、具有公益性质,普惠是它最大的吸引力。

从学员们的分享来看,这些夜校课程一学期(10节或12节课,课时1.5小时)的收费在500元左右,平均下来50元/节,差不多是两杯奶茶的价格。

越城区“越青夜校”的主理人陶开心告诉记者,青年夜校的价格低,质量却不含糊。由于是政府主办,请来授课的老师们大多专业水平较高,一般是高校老师、行业协会资深会员,一些手艺课甚至请来了非遗传承人,和培训机构的合作,选择的也是排名靠前的机构,并且开课前,都会有负责人进行课程试听,保证课程质量。

可以主宰,自己的兴趣?

精品咖啡课、花艺、冥想……对于向往夜校的年轻人来说,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趣班,算得上“人生第一课”。

不少人小时候被家长送去学奥数、学乐器、学书画,多多少少承载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和压力,这些人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以前想学而没机会学的东西,现在可以学了,成年后通过自主选择兴趣班,终于有机会弥补儿时的遗憾,主导当下的精神世界。

“你知道咖啡豆有几种处理方式吗?”“你能看出这个咖啡豆的品种吗?”最近,00后的魏清风时不时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出类似的“考题”,这都是她在夜校的学习成果。前不久,她报名了“越青夜校”的咖啡课,500元10次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相应的时间段。“我上学时候的补习课,动辄二三百元一节,但学得特别‘痛苦’。现在我用自己赚的钱,上50元一节的咖啡课,由衷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魏清风告诉记者,课程目前还在理论学习的阶段,虽然还没开始上手操作,但每次都会有“品鉴”环节,通过品尝手冲咖啡的风味来建立认知。每节课还要做试卷答题,咖啡的理论题涉及到许多历史、地理知识,既有知识含量,又很有趣。

此外,兴趣班也是年轻人对冲焦虑的一种方式。课上能学到什么倒是其次,在迷茫焦虑的生活中,重返线下,做一些具体、切实的事儿,比宅在家里玩手机更让人安心。

为了松弛,还是内卷?

陈亦暄在柯桥区的一家国企工作,朝九晚五,下班之后就是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音乐节、短途旅行、摄影……每个周末,都被她填得满满当当,而工作日就显得单调了。一下班,她就开始约朋友出来“玩”,至于玩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多半只是逛逛商场、压压马路,但这种状态不可持续,一方面是朋友们工作忙,很难找到同伴;另一方面是对于无所事事的闲逛,她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她开始给自己“找事”,但晚上的时间十分尴尬,可以兼职的岗位极少,想要学点什么又找不到方向。今年1月份,她就关注到夜校了,一直在观望状态,最近,终于下手报了一堂油画课。每周三晚上画画的两个小时,以一种别样的松弛感点亮了她平平淡淡的工作日。

与此同时,有年轻人却认为,上青年夜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内卷达到自我提升。在网络上,一些“夜校前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学习书法、民乐和羽毛球等课程,意味着能在国企里更受欢迎,而学习咖啡、红酒和烘焙则更受外企领导青睐。”此外,有人报名参加短视频剪辑、新媒体运营等课程,也通常是为了辅助自己的职业。

而夜校的包容性极其宽泛,你可以在里面步履不停地学艺,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可以只是打发时间,度过一个松弛的夜晚。

延伸阅读

历史长河里的绍兴“夜校”

“夜校”这词,可是有些年头了。1917年,毛泽东创办了第一所革命工人夜学,自此开启了其丰富而漫长的历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夜校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社会进步和革命思想传播的重要工具。

1924年2月,绍兴印刷工人联合会聘请了共产党员何赤华、何孟英以及青年团员凌云、黄超裳等人为名誉会员,共同筹备印刷工人业余学校。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到了3月,由进步师生创办的业余学校和平民夜校已有七八所,吸引了150余名工人及其子女前去就读。

1929年9月,中共绍兴县委书记曹素民在绍兴县富盛小学与该校共产党员蒋钦慈、王德辉、俞祖炎等举办农村夜校,培养农村协会骨干。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夜校也发生了转变。许多高校开办了夜大学,为错过了正规教育的青年提供了学历教育的机会。在职人员通过夜校获得高等教育证书,成为社会中的骨干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夜校的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大学扩招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夜校的地位逐渐被其他形式的教育所取代。

他山之石

上海

2016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成立,最初只提供中国画、书法、声乐、剪纸等7门课程,主要针对老年人。直到2018年,上海夜校将课程分为两大板块——生活时尚和传统文化,并新增了桥牌、花艺、非洲鼓、红酒品鉴等课程,逐渐引起年轻人的关注。

广州

近几年,广州市越秀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和意见征询等方式,了解年轻人需求,并与多家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开设符合青年审美和喜好的体验课程,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杭州

2023年,共青团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尝试开办青年夜校,根据调查结果,开设书画、舞蹈、摄影等40多门课程,上课地点就定在了萧山区青少年宫。每节课只需要几十元到上百元的课时费,对于年轻人来说,丰富的课程、低廉的价格非常有吸引力。

记者 董晓晓 文/摄(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