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绍兴嵊州市鹿山街道共有29个小区,2023年成功创建完成19个越美提质小区、10个扩面小区和4条越美商业街,共建设97个定时定点投放点,配备督导员97名,撤桶并点200余处。但垃圾丢包、督导员履职不到位等难点顽疾仍然存在,鹿山街道正在开展试点突围,聚力探索破解路径。
二、特色亮点
1.告别垃圾桶“围楼”,做到“常态化撤桶”。一是事先预演,压实各方责任。以白鹭香溪小区撤桶为例,该小区共有820户,建有3个定时定点投放点。原垃圾桶散放现象严重,高层7幢1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放有6个露天桶,合计96 个。结合前期业主表现出的不理解、不配合,为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在撤桶前,街道充分推演,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多次到小区现场踏看,召开“撤桶”现场办公会,压实社区、物业、第三方责任。二是提前告知,完善“宣、劝、督”体系。撤桶前3天,通过张贴公告、社区协同第三方加大对居民入户宣传力度、物业线上微信群公示+线下原点位制作温馨提示牌告知居民等方式,积极回应业主投诉与疑问,及时纾解居民撤桶后抵触心理。在每个投放点配备1-2名劝导员,前期采取固定值守,后期采取流动值守,对误时投放、乱投、混投等违规投放行为劝导和记录,多次未改正的进行上门劝导。三是及时协调,困难解决在一线。撤桶当天,16个单元原点位马上由街道落实专业人员敲掉水泥、恢复绿化,营造良好环境,让居民不忍心随便乱丢垃圾。面对物业提出撤桶后垃圾满溢的问题,街道第一时间与清运沟通,清运频次从原来的2次增加到4次,确保工作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2.奖惩到岗到人,破解“人员不履职”。一是出台考核制度。为更好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街道要求第三方公司建立管理员、督导员奖惩机制。对履职不到位的督导员实行警告、扣款、开除等措施,督导员的不履职行为与其片区管理员工作绩效挂钩。二是师徒结对传帮带。街道不定期组织开展督导员经验座谈交流,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要求片区管理员和优秀督导员分享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引导和帮助新聘任的督导员尽快熟悉岗位,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日常和迎检工作。三是试点突围。街道自3月5日以来,在锦越名都、文化新村、湖都花苑等3个小区开展“易腐垃圾10元一桶奖励”。据统计,分出量最高的文化新村1名督导员每月可分拣出70桶左右易腐垃圾,可额外收到700元的奖励资金,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其他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余小区将在4月通过自主报名逐步推开,从源头上提高了分类准确率。
3.依托摄像头,解决“垃圾乱丢包”。一是线上24小时实时监控。针对非投放时间段垃圾站房周边丢包严重的现象,街道与电信、第三方积极商谈,目前已成功将97个定时定点投放点的摄像头主账号划分出6个社区分账号,并开通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督导员账号权限。电脑端、手机端能实时显示监控信息,还能在线回放,留存垃圾分类录像情况,实现智能监管全覆盖。二是线下三方联动整治。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片区管理员每周下沉小区实地了解垃圾丢包情况,对垃圾丢包比较严重的点位加强巡查频次。同时,街道工作人员每天三次在微信群中通报当日问题点位,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当日闭环整改。三是联合执法精准溯源。以城西一苑为例,在完成撤桶后,有几个点位垃圾成山,督导员和宣教员多次入户宣传无果,街道联合执法队,调取小区的监控录像,精准溯源,获取投放者的住址信息,上门教育批评。通过执法队的震慑作用,丢包点位丢包量大幅度减少。
三、建议做法
1.专线收运,定量开展托底补助。针对商业街易腐垃圾产出大户,例如一些中大型水果超市以及经营收益较好的餐饮店,建议收运单位设置收运专线,对收运的易腐垃圾出桶量设置最低补助标准用来奖补商户,同时对易腐垃圾产出量前3名的商家通报表扬,激励其他商户正确垃圾分类。
2.跟进曝光,整治居民丢包问题。为更好得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建议物业单位在小区业主群公开曝光不文明丢包行为;融媒体中心设立“垃圾分类曝光台”专栏,将不文明丢包现象进行曝光。
3.强化执法,督促群众主动参与。建议执法部门对多次违反垃圾分类投放规定,且劝导无效的,依据相关垃圾分类条例进行处罚。按照“先教育,后警示,再处罚”的执法流程,促进执法“以教代罚、以改代罚”,实现执法到哪里,普法就跟到哪里。
4.积分兑换,推广锦越名都模式。锦越名都作为鹿山街道备受好评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其特色之一就是积分兑换。居民通过垃圾分类积攒下来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既让居民享受到了实惠,又潜移默化地将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建议财政拨付部分专项资金给鹿山在辖区内其他小区试点探索锦越名都模式。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