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引入无人驾驶,破解“船老大”招人难

2024-04-08 14:33

来源:

最近,绍兴东湖景区以10万元左右年薪向全国招收20名年轻(35周岁以下,特殊条件除外)“船老大”。据报道,目前已吸引了50多人报名应聘,应聘者多是80后、90后,甚至还有英语、汉语言文学等本科学历者。

平心而论,开10万元年薪如今算不上高薪吸引,而且景区划船是个户外工作,要经历日晒雨淋寒暑考验,手划脚踩又是个体力活,一年四季越是节假日越忙,这份工作的性价比委实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年轻人前来应聘呢?只能说当下职场太卷、工作难找,许多年轻人只能骑马找驴先就业再择业。当然,反过来说,这也是有些岗位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东湖景区曾招聘过一批“美船娘”,最终均上岸走人,只留下那些老船工。

东湖景区的“船老大”难招,这或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毕竟用10万元年薪拴住年轻人是比较难的,要破解这个难题,从人力资源角度可以采取两招:一是打破35岁的年龄门槛,让更多有志于文旅事业的人能参与进来;二是明确职场发展空间,让年轻“船老大”看到晋升希望,而不是一辈子只能做个船工。

然而换个角度来思考,却发现“船工难招”是个伪命题。试想,为什么景区一定要有划船工?难道不能拓宽思路投放一些自助式游船,在确保安全的水域,让游客体验船工之乐?难道不能机器换人,让乌篷船更加智能,实现无人驾驶?在无人驾驶技术不断成熟的当下,绍兴公交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景区乌篷船是不是也该动动脑筋向智能化转型呢?有人可能会说,体验绍兴传统的乌篷船是来绍游客的刚需,如果无人驾驶,那坐乌篷船的味道就丢失了一半。这话确实没错。但既然老船工稀缺,为何不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让便宜的无人驾驶乌篷船和经典的人力乌篷船同时面向市场选择,从而让稀缺得到更合理的定价。

总之,东湖“船老大”紧缺的尽头是景区转型。坐着乌篷船看风景是水乡绍兴独有的体验,桨声欸乃乌篷悠悠是绍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手划脚踩的船工也一直会是这道风景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景区可以在有机转型实现机器换人或项目多元的基础上,对游船进行分级消费,人工服务的乌篷船收费要提高,一方面体现技能的价值,提升老船工的含金量,避免他们过劳;另一方面运用价格机制分流景区内的游客。这样一“反弹琵琶”,老船工的薪酬和地位都会提高,而如果他们的平均收入达到10万元+,甚至不断提高,“船老大”招聘这一“老大难”问题或许也就迎刃而解了。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钱科峰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