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的瓷器,造型端庄规整,做工精致。虽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但风格华丽,不惜工本,新奇的器物数不胜数。
在诸多器物之中,转心瓶的工艺极为复杂。其中,蓝釉(yòu)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是一件御用“纪念品”,堪称“绝版”,它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聊聊“打卡地”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馆内珍藏43万件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独具特色,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
该馆文物品类一应俱全,包括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等,每一个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镇馆之宝”来亮相
清乾隆蓝釉描金粉彩
开光转心瓶
转心瓶是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处,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此瓶是一件来自于清宫旧藏的“南迁文物”,再现了乾隆皇帝出巡狩猎的场景。其外瓶镂雕山水林木,内胆描绘乾隆帝骑马出猎。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旋转内瓶,可见大队人马如同动画一般穿行在山水林木间,且转心瓶夹层上的12个牙雕人物可以活动,假如用手拨弄人物,他们会在摆锤的作用下叩头、作揖(yī),栩栩如生。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官窑生产了二三十件转心瓶,而目前存世不过十数件。南京博物院所藏这件蓝釉转心瓶,其结构更加精巧,是“乾隆瓷”的巅峰之作,真正的瓷中孤品。
(资料来源:南京博物院官网、人民网、南京发布)
(内容来源:树人导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