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些年味,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正月初三我跟着长辈们来到马剑镇,寻找这儿的春节民俗文化——板凳龙。
板凳龙由板凳构成,家家户户准备一条板凳和扎在上面的一盏花灯,这便是一段段龙身。将一段段龙身与扎好的龙头相接,便可组成一条壮丽的长灯巨龙。龙头精神抖擞,龙身布满各色点缀,可谓是最神圣、最质朴、最绚丽的一条中国龙。
民间舞板凳龙习俗,兴于汉代。相传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人间便降下一场甘霖,水龙因此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于是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借以板凳龙蕴含的美好寓意,给人们带来幸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在锣鼓喧天声中,一群人围在那里,原来龙头已出来了。龙头全身铺满金色的鳞片,稳稳坐在板凳上。它威武地张着嘴巴,仿佛要从里面喷出火来。它的眼睛特别大,炯炯有神。头上插着五颜六色的头樱,背上插着各色的彩旗。这真是一个神气威武的龙头啊!五个壮汉抬着一个龙头那可真是一点也不轻松呀。每节龙身均由一位壮汉举着,我已数不清有多少节龙身,只觉得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终于看见那金黄色的龙尾,红色的龙鳍威武大气。就这样,龙头带着龙身,龙身连着龙尾,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会儿腾云驾雾,一会儿潜入深渊,让围观群众啧啧赞叹,拍手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舞板凳龙,它那热闹、欢腾、喜庆的场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